首页 理论教育面积含义与大小比较:突破学习难点,拓展空间观念

面积含义与大小比较:突破学习难点,拓展空间观念

【摘要】:通过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有大小的,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更能对以后基本图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运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重/难点

重点: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有大小的。

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及其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有大小的,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更能对以后基本图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难点分析:从知识层面来说,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对图形有足够的认识,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认知层面来说,需要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深化面积的含义。因此,运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

突破策略

面积存在于物体表面,只要物体存在就会产生面积,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深化。

一、看一看

教师指着一块黑板,说明:这就是黑板的面,在教室里你还看到了什么面?学生指出课桌面、课本封面……教师接着提问:看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学生回答后明确:我们知道黑板面比课本封面大,说明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提问:谁来说说黑板面的面积是什么?课本封面的面积呢?哪个学生还能说出其他物体的面积?

二、摸一摸

教师继续引导:刚才大家通过用眼睛看,发现了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那么我们来动动手,用手摸一摸。出示活动要求:摸一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较小。让学生说清楚摸的是哪两个面,其中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了面积,接着初步知道了面积有大有小,这些都为接下来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三、涂一涂

教师指出:我们探究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这些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每一个的表面都是不一样的,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平面图形。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提出要求:选两个你喜欢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学生展示比较方法,最后教师总结:不仅物体有面积,平面图形也有面积,而且通过重叠比较后,我们发现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四、数一数

教师引导:刚才通过重叠,我们比较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现在给你们两个长方形,你能通过重叠比较出来吗?让学生与同桌合作,从材料袋里取出这两个长方形,比较一下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材料袋里放有方格纸)。如果学生没有使用方格纸,教师进行提示:能不能用其他的小道具,帮助我们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呢?通过提示,有些学生就会想到方格纸。最后,学生发现长方形A有16格,长方形B有15格。所以,长方形A的面积>长方形B的面积。

五、画一画

通过数一数,学生学会了用方格纸来比较长方形的大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让学生汇报他们是如何来比较的。这样学生就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突破反思

从认识长度到认识面积,是一次空间认识上的飞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摸物体的表面中充分感知,获得“面”的表象。接着让学生用重叠法和数格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面积的认识,提升思维的创新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