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
重点: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正确判断平移或旋转前后图形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学生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的形式之一。学习平移和旋转不仅有利于探索图形的变化,也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方式进行图案设计打下了基础,对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难点分析: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够从中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在运用中判断出平移和旋转前后图形的联系。
突破策略
一、创设情境,由生活导入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平移和旋转的经验,面对熟悉的火车、升降梯、旗帜等都能想象出其运动的轨迹,只是无法归纳抽象出来。因此,在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暑假期间,爸爸带着欢欢去南京观看比赛,首先他们坐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到了宾馆,上了电梯;最后,在比赛场馆,看到了三面国旗冉冉升起。这不仅能抓住学生的学习起点,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操作感知,在动手中学习
1.认识平移。
(1)在运动现象中初识平移。
在小学阶段,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平移。教学时,分层次引导学生先观察车厢、电梯、国旗是怎样运动的,抓住轨道、直的、平平的等关键词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引导学生用手势、实物来演示其运动轨迹,如用文具盒模仿火车路线、用卡纸演示国旗的运动等;引导学生用符号(↓→)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最后总结:从刚才的几个运动现象中,你能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吗?归纳出:它们在运动时,路线都是直的,像这样的运动可以看成平移。
(2)在操作活动中深化平移。
数学学习应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只有通过观察、辨别、操作,积累足够的感知经验,才能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抽象出平移的本质。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教室内外的平移现象。在其他地方呢?要求学生用语言加手势来描述,从而总结出判断是不是平移现象的方法:只要沿着同一方向、运动的路线是直的,就可以看成是平移。再开展平移数学书的活动: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教师通过错误平移方法的演示、多种不同平移方法(水平、竖直、斜的)的交流,抓住“同一方向”“直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现象。
2.认识旋转。
在探索旋转的过程中借鉴平移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表达与演示钟面上的指针、螺旋桨、风扇的运动轨迹。同时注重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在对比中凸显旋转的本质特征: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可以看成旋转。之后回归生活去发现旋转现象,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旋转:利用小转盘把指针旋转一圈,区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把指针从A转到B,让学生认识到旋转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可以是一整圈,也可以不是一整圈。
三、回归生活,在应用中强化
1.回顾运用,在判断中提升认识。
出示不同的生活情境,如开窗、打算盘、拉抽屉等,让学生先用手势来表示其运动轨迹,再进行判断。
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树叶可以通过平移,和绿色树叶完全重合,另一些树叶要怎样移动才能完全与绿色树叶重合。(需要先旋转再平移,或者先平移再旋转)这个过程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深化理解。
利用小棒、长方形卡纸、三角尺等,做出平移或者旋转现象。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明确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同时也能关注到,物体平移、旋转后仅仅是位置变了,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3.游戏激趣,在运用中发展思维。
利用小白兔探险寻宝的情境,从红点出发,先向东平移3格,再向南平移3格。你知道小白兔现在的位置是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吗?从黄点出发,先向北平移4格,再向西平移4格。你知道小白兔现在的位置是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在延伸中促思
一是从本质上总结。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这样的运动是旋转。二是从生活中延伸。生活中还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现象。三是在操作里发展。课外引导学生根据“动手做”中的要求做两个风车,观察两个风车迎着风旋转时有什么不同。
突破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对平移和旋转没有做过多的理性分析和阐述,而是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克服了教材素材少的限制,给了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体验。同时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物、手指、图形等进行教学,符合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学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通过“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来计算周长,能为后面学习其他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4厘米)这样12个单个的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多少?......
2023-07-27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表示“1”的直条里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此外,如果最后一次抛出的分数比剩余的彩条大,本次抛出的结果无效。让学生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凑成“1”,进行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只是没有出现算式,不按法则计算,而是利用“分数条”进行计算,并表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
2023-07-27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间隔排列中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活动中要层层递进,步步提高,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一对应”是学习这一知识的突破口。教学中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间隔排列的不同,并进一步发现两种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关系。......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突破策略一、操作中发现首先,让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记录在表格里。接着,再出示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求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据和汇总的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想了解某个项目的整体情况,就要对一些有用的数据先整理再汇总。最后汇总出小组同学的生日月份统计表。比如,当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和会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再让学生选择三种文具的价格,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并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教学时,注重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元与角的关系、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以及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等来自主尝试比较分数的大小。......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