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摘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长方形、正方形四边之和,通过多种算法的比较,指出其本质都是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特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有利于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逐步掌握并不断优化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周长的含义,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把四边相加。

重/难点

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研究如何来计算周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长方形、正方形四边之和,通过多种算法的比较,指出其本质都是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特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分析:学生在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抓住四边之和求出周长不难,但如何在多种算法中,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突破策略

一、故事引入,设置疑问,聚焦重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森林里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课件出示2个图形),裁判员大象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路程比的是什么?其实比的是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那如何来比较?首先要把2个图形的周长算出来,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

二、探索算法,优化计算,突破难点

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1)抓住周长的含义,探索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比较谁的路线长,就要求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再比较。学生自己思考后,小组讨论能有几种方法求出其周长。小组合作将方法写下来。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①按照顺序把四边相加而求出周长。

②把长、长、宽、宽相加而求出周长。

③长加宽、长加宽,再相加,或者长乘2、宽乘2,再相加,求出周长。

④长加宽的和乘2而求出周长。

(2)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对比并优化周长的算法。

根据学生的多种方法,指出可以先计算两个长的和,再计算两个宽的和,或者是先计算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再计算它们的2倍。设问:为什么要长乘2,宽乘2,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计算的?为什么可以先计算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再乘2?你又是怎么思考的?这有利于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逐步掌握并不断优化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进行深度比较后,学生会发现运用第四种算法比较简便,从而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2.探索正方形周长的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周长的含义,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把四边相加。由于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4。

三、结合生活,巩固算法,提高熟练度

在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周长的计算,可以让学生计算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既巩固了周长的算法,又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突破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通过小组讨论想出了“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多种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形周长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又以生活中的问题——计算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