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难点:辨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不仅是学习周长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以及其他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分析:在辨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是很容易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点的,只是对于它们的不同点,部分学生找不到:长方形是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边相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点拨、引导。
突破策略
一、在生活中寻找,初步感知物体的面的形状
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注意两点:(1)要先找正方形再找长方形,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2)要注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课桌面是长方形。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观察熟悉的教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二、通过具体材料,研究并总结图形的特点
1.对比已经学过的图形。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说说:跟其他图形相比,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跟其他图形对比,学生会说到角的特点和边的特点。(若有学生说到直角,应充分肯定,并借此引出下一环节)
2.研究长方形的特点。
(1)提出猜想: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边有什么特点?
(2)验证特点:请拿出长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验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3)学生汇报。
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楚验证了长方形的什么特点,是怎么验证的。
(4)介绍对边:其实在长方形中,像这样上下、左右两条位置相对的边,叫“对边”,长方形有两组对边。
(5)介绍长和宽。
(6)小结长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探究长方形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猜想,在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研究正方形的特点。
谈话: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让学生探究和交流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使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能比较顺利地探究得出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
学生操作验证后,交流并总结正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在对比练习中,辨别图形的异同点
教师用课件出示对比练习,让学生说说下面哪个图形能回家,并追问:(2)号想回左边的家,(4)号想回右边的家,小士兵会让它们进吗?为什么?(这里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接着追问:(3)号很贪心,它回了右边的家后,说左边也是它的家,同学们,你们觉得左边的士兵会让它进吗?
教师小结:正方形既可以进正方形的家,也可以进长方形的家,看来它拥有长方形所有的特点,所以说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
突破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教学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线索,并明确了活动的目的,使学生的探究更容易。要求学生拿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学生操作后发现的,所以记忆深刻。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突破策略一、操作中发现首先,让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记录在表格里。接着,再出示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求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023-07-27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通过“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来计算周长,能为后面学习其他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4厘米)这样12个单个的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多少?......
2023-07-27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间隔排列中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活动中要层层递进,步步提高,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一对应”是学习这一知识的突破口。教学中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间隔排列的不同,并进一步发现两种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关系。......
2023-07-27
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表示“1”的直条里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此外,如果最后一次抛出的分数比剩余的彩条大,本次抛出的结果无效。让学生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凑成“1”,进行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只是没有出现算式,不按法则计算,而是利用“分数条”进行计算,并表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学生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的形式之一。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教室内外的平移现象。利用小棒、长方形卡纸、三角尺等,做出平移或者旋转现象。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明确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此前,学生已掌握了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也已经掌握了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首位能整除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些是本课学习的基础。......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