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口算。
难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估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万以内数的组成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计算一直是小学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掌握并能正确使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为学生学习竖式计算打下基础,并对发展学生数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本节课将估算提升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从教学角度而言,估算是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对估算一直比较淡漠,因此结合情境让学生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具有一定难度。
突破策略
一、复习旧知,唤醒已有经验
计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少了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学生的计算水平,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复习一下表内乘法,回忆乘法口诀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在本课教学前,可以提供一套口算题及估算题进行复习导入,便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
口算题:
15×1= 13×1= 52×1=
20×4= 30×3= 40×5=
通过口算让学生再次明确两位数乘1还是原来的两位数;整十数乘几可以按照乘法口诀表算出得数是几十或者几百。
估算题:39×4≈ 41×3≈ 68×5≈
引导学生说一说以往的估算方法。通过这样有步骤、分层次的复习导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本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提炼和估算方法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二、解决问题,拓展思维
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尝试题:12×2,12×9,引导学生说说口算方法,同时为新知学习做算法上的铺垫。接着出示12×10,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拘一格地想出更多的解题方法:(1)先算12×9,再加12×1;(2)先算12×5,再加12×5;(3)先算10个10,再加2个10;(4)先算12×1=12,再推算得出12×10=120。而这些算法的得出,必须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述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足够的思维体验,然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比较概括得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从而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变式练习:13×20,11×40,通过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再次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最后让学生说说本课的计算都有什么特点,并让同桌两人依据题目特点互编计算题,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认识估算价值
对估算的教学应建立在现实生活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问题: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第一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1)知道每个人的体重后进行计算;(2)利用几个同学的体重,估算全班同学的体重。第二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第一种比较准确,但是比较烦琐;第二种比较简单,但与实际结果存在差别。第三步让学生讨论如何选取合适的样本。找全班最轻的同学合适吗?找全班最重的同学合适吗?怎么找比较合适?从而得出选取中间量比较合适。第四步,根据全班人数估算出最后的结果,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第五步,利用计算器算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再和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体验抽样估算的优点。由此让学生经历选取样本的过程,以及估算的过程,感受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实现从数学计算角度到现实意义的构建,同时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突破反思
在本节课中,难的不是得到计算结果,因为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经验及推理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难的是对算法和算理的思考,对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体验,这才是需要学生去触及的计算核心。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看似简单的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展示不一样的思维。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和会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再让学生选择三种文具的价格,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并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教学时,注重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元与角的关系、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以及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等来自主尝试比较分数的大小。......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更复杂的是,计算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某个时刻到下午某个时刻经过的时间。你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吗?突破反思“求简单的经过时间”这节课让生活再次走向了数学,它需要学生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后,结合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2023-07-27
时、分、秒是常见的较小的时间单位,而年、月、日则是较大的时间单位。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忆,最后根据大、小月的天数,算一算2016年的天数,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突破反思年、月、日是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2023-07-27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学生通过交换位置对比计算后,思考53×24和24×53计算过程中有什么异同点,再次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巩固新知。突破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进位乘法是一个难点,这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口算能力,同时计算对学生而言,往往显得比较枯燥。......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为了知道学生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两道习题:300×3,7×200,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得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口算的。突破反思对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算理和算法,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
2023-07-27
重/难点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相比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更为科学也更为通用。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教师从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本课新知,并通过这样的认知冲突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体验到24时计时法的价值。钟面上时间的行走是直观的,但是不容易从中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