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理论与实证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理论与实证

【摘要】: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内含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的地域性、环境可塑性、环境烙印和“地域趋异—民族趋同”机制。

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内含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的地域性、环境可塑性、环境烙印和“地域趋异—民族趋同”机制。其所要明确的科学问题是,其一,作为一种现象,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的内涵,与民族性的关系,二者的尺度界限;其二,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的环境决定论本质,环境可塑性在地域性、民族性形成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其三,地域性的形成机制,即人口学特征是如何通过“地域趋异—民族趋同”机制被打上环境烙印的。

1.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地域性:地域趋异和民族趋同

民族人口学特征(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包括空间分布、出生、死亡、迁移、婚姻、家庭、生育、性别、年龄、人口类型、负担系数、受教育程度、产业和职业构成……(相对慢变化的)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宗教……亦称人口现象。

地域性(regional characteristics/regionalism) 即地域特性,与区域性同义。作为一定区域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地域性,指各种地域所具有的综合特性,体现着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差别性,是各地区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地域性 指民族人口学特征或多或少地被打上环境的“烙印”而在空间分布上具不同程度的地域性特征[1]:同一民族人口现象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地域趋异,不同民族人口现象在同一地域的相似性——民族趋同。

2.民族人口学特征的环境可塑性:地域性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环境可塑性(environmental plasticity) 指在环境(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下同)作用下,人之生活习性及表型可被塑造/改变的属性,或发生适应性改变——对变化了的、新的环境在生活习性、表型上的响应/适应[2]。在这里,环境因子是自然的、人文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人文综合的。

民族人口学特征的环境可塑性 指在环境的长期“侵蚀”(影响)作用下,民族人口学现象处于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之中。

环境可塑性既是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理论的核心内涵——由于环境可塑性的存在,才会有环境在历史上对民族人口学特征永不停息的塑造、再塑造,或民族人口学特征对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地响应/适应和再响应/适应,进而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形成,也是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基础理论——趋异效应、趋同效应、聚居地效应、离散效应、边缘效应、胁迫效应和教育效应等地域性理论要素的前置性条件。

3.人口学特征的环境烙印:地域性与民族性

人口学特征的环境烙印 指处于时间流(历史、当代、未来)中的环境在民族人口学特征上“烙”下的“印记”、“投下”的“影子”,或民族人口学特征对环境的“折射”——不论是民族性还是地域性,都是环境在人口学特征上刻下的“印记”。

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性(nationality) 指异于他族的人口学特征。环境可塑性表明,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性是非刚性的、可变的,而非刚性的、不变的。

人口学特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一枚钱币的两个面;地域性与尺度正相关,民族性与尺度反相关 从现象看,人口学特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既是民族的(各异的),也是地域的(共同的);地域性与尺度正相关,民族性与尺度反相关,即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民族性/各异性减弱、“退隐”,地域性增强并凸显。

民族性也是一种地域性:历史的和现实的 从民族的起源/形成看,民族性是一种历史地域性,即历史环境对某一具“共同地域”人群“投下”的“影子”——民族性是历史环境的产物,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从民族的发展/变化看,民族性是一种进行式的现实地域性——变化着的环境塑造、再塑造着民族的人口学特征,并通过“趋异—趋同机制”带来以民族趋异、地域趋同为展现的原有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变化和新特征的产生。是故,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性,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地域性。

4.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地域趋异—民族趋同”机制

基于环境可塑性的“地域趋异—民族趋同”是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的基本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