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识别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数量、比重、变化的聚居地差异显著。图7-1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的地域分布1.劳动力资源地域分布的数量和比例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呈东少西多、南多北少态——西部五有其四居多,西南三有其二。......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有两大特征:一是增长快;一是民族差异大。(表7-1、7-2、7-3)
1.劳动力资源:数量和变化
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7902.23万人,比1990年(5619.93万人)增40.61%、2282.30万人,年递增率17.18‰——增幅、年递增率都甚为迅速并显著高于、快于全国(31.55%、13.81‰)。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90年61.54%,2010年70.58%增9.04个百分点——虽在相应时点仍低于全国(66.74%、74.47%)5.20个和3.89个百分点,但差距有所缩小。
2.劳动力资源的民族分布
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1990年以<65%居多,48个占87.3%。<55%的民族7个:塔吉克族(52.56)、柯尔克孜族、独龙族、门巴族、德昂族、哈萨克族、怒族;≥65%的民族7个:朝鲜族(70.67)、高山族、俄罗斯族、纳西族、土家族、满族、裕固族——极差18.11个百分点。
2010年以65%~75%居多,43个占78.2%。<65%的民族2个:仡佬族(64.00)、珞巴族;≥75%的民族10个:朝鲜族(80.40)、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满族、鄂伦春族、锡伯族、蒙古族和高山族——极差16.40个百分点。
表7-1 1990—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和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M].380-459;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M].199-258。
表7-2 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的地域分布 单位:个
资料来源:表7-1。
表7-3 1990—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地域分布 单位:个
资料来源:表7-1。
注:劳动力资源数量减少时,计入0以下。
3.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民族分布
1990—2010年,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变化(百分点)的差异极大——增幅极差(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122.43,比重升幅极差(赫哲族、仡佬族)17.81。增长幅度(%),<30的10个占18.2%,其中<25的4个——朝鲜族(8.30)、布依族、满族、侗族,负增长的2个——塔塔尔族(-10.77)、乌孜别克族(-19.90);30~50的民族13个占23.6%;50~70、≥70的民族各16个,各占29.1%,其中≥75的民族9个——塔吉克族(102.53)、羌族、东乡族、土族、布朗族、珞巴族、布朗族、撒拉族和怒族。
劳动力比重的增幅(百分点),<7的民族10个占18.2%,7~10的民族12个占21.8%,10~15的民族20个占36.4%,≥15的民族13个占23.6%。一极为仡佬族(1.92)、保安族(3.21)和土家族(3.22);一极为赫哲族(19.73)、鄂温克族(18.99)和鄂伦春族(18.66)。
1990—2010年,劳动力资源增量(万人)最多的是维吾尔族(295.87)、壮族(249.61)、回族(237.06)、土家族(199.20)、苗族(184.11)和彝族(184.14)。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的理论与实证的文章
中国已识别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数量、比重、变化的聚居地差异显著。图7-1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的地域分布1.劳动力资源地域分布的数量和比例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呈东少西多、南多北少态——西部五有其四居多,西南三有其二。......
2023-07-27
1990年,职业Ⅱ≥5%的民族,东部6个占75.0%,西部17个占36.2%;西北11个占68.8,西南6个占19.4%。2010年,职业Ⅳ≥10%的民族,东部8个占100.0%,西部12个占25.5%;西南3个占9.7%,西北9个占56.3%。2010年,职业Ⅴ≥60%的民族,东部1个占12.5%,西部39个占83.0%;西南29个占93.5%,西北10个占62.5%。......
2023-07-27
在业人口产业分布的地域特征,第一产业东低西高,第二、三产业东高西低,第一、二产业南高北低,第三产业南低北高。1990年,在业人口≥15%的民族,东部6个占75.0%,西部8个占17.0%;西北7个占43.8%,西南1个占3.2%。......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2]构成分布的显著特征是:民族差异大、变化迅速:职业Ⅴ比重显著下降,职业Ⅳ、职业Ⅵ较显著上升;职业Ⅱ、职业Ⅲ、职业Ⅳ民族差异显著增加,职业Ⅴ、职业Ⅵ民族差异显著减小。表8-9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Ⅲ、Ⅳ构成的地域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8-6、8-7。......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不在业人口、不在业率空间分布差异大,变化地域性显著。1990年、2010年东部的不在业率为22.75、31.80,高出西部4.51和6.34。不在业率的增幅(百分点),东部9.05,西部7.22;西南6.74,西北7.71。增幅≥10的民族,东部4个占50.0%,西部12个占25.5%;西南6个占19.4%,西北6个占37.5%。......
2023-07-27
图7-3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和在业率的聚居地分布1.在业人口和在业率的地域分布在业人口的聚居地分布呈东少西多,南多北少态——西部五有其四,西南十之有七。在业率的变化(百分点),东部降13.10,西部降9.65;西北降10.77,西南降8.78。......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家庭类型[1]的基本特征是,以两代户为主,民族、地域差异大且变化十分显著。表4-21990年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类型的聚居地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4-1。1990—2010年,民族家庭户类型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一代户增加19.39个百分点,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减少了16.76个和2.61个百分点。......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