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域性分布和性别差异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域性分布和性别差异

【摘要】:表6-13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地域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6-3。各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990年以3~7为主,33个占60.0%,≥8的民族5个——俄罗斯族、朝鲜族、高山族、塔塔尔族和赫哲族;<5的民族27个占49.1%,东乡族仅1.33——极差7.20年。

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民族特征是增加迅速,差异大而处于显著缩小之中;地域上呈东高西低、南低北高态,西部、西南增幅大于东部和西北,东西差距大于南北且呈减小趋势。(表6-3、6-13、6-14、6-15)

表6-13 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地域分布 单位:个

资料来源:表6-3。

1.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民族分布和变化

平均受教育年限[1](年)1990年5.28,比全国(6.26)少0.98;2010年7.84,比全国(8.76)少0.92。1990—2010年增48.48%、2.56年,幅度高出全国(39.94%、2.50年)8.54个百分点和0.06年。

各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990年以3~7为主,33个占60.0%,≥8的民族5个——俄罗斯族(8.53)、朝鲜族、高山族、塔塔尔族和赫哲族;<5的民族27个占49.1%,东乡族仅1.33——极差7.20年。

2010年所有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都增加到5以上。5~7的民族18个占32.7%,7、8、≥9的民族分布相对均衡,为12个、13个和12个,≥10的有俄罗斯族(11.11)、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高山族和塔塔尔族;<6的有门巴族(5.19)、藏族、珞巴族、东乡族、德昂族、傈僳族和拉祜族——民族差异降至5.92年。

2.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性别分布和变化

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一是迅速增加且以女性为著;二是两性差异大幅缩减。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男性1990年6.05,低于全国(7.03)0.98;2010年8.17,低于全国(9.12)0.95。女性1990年4.48,低于全国(5.44)0.96;2010年7.50,低于全国(8.40)0.90。

1990—2010年,男性增35.04%、2.12年,女性增67.41%、3.02年;两性的差距,1990年1.57年,2010年减至0.67年,降幅57.32%、0.90年——女性增幅显著高于男性,两性差异大幅缩减。

3.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地域分布和变化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990年、2010年东部为6.77、8.85,高出西部(4.92、7.60)1.85、1.25,西北5.68、8.32,高出西南(4.57、7.25)1.11、1.07;1990—2010年,西部增54.47%、2.68年,东部增30.72%、2.08年,西南增58.64%、2.67年,西北增46.48%、2.66年——增幅、增量皆呈西部高于东部、西南高于西北态。

1990年,≥5年的民族,东部8个占100.0%,西部20个占42.6%;西北11个占68.8%,西南9个占29.0%。2010年,≥8年的民族,东部7个占87.5%,西部18个占38.3%;西北11个占68.8%,西南7个占22.6%。

表6-14 1990年中国少数民族分性别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单位:年

资料来源:同表6-5。

表6-15 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分性别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单位:年

资料来源:同表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