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呈两大特征。与1990年相比,少儿系数下降了11.60个百分点,老年系数上升了2.58个百分点,老少比增加了18.12个百分点,中位年龄增加了7.83岁。......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年龄性别构成特征,一是民族、地域差异大,一是变化显著。(表3-8、3-9,图3-2、3-3)
表3-8 1990年中国少数民族分聚居地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女性=100)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M].380-453。
表3-9 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分聚居地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女性=100)
资料来源: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M].199-258。
1.年龄性别构成的民族分布和变化:少数民族与汉族
少数民族的年龄性别比,低龄组低于汉族但差距不大,高龄组高于汉族且差距十分显著;1990—2010年,二者差距在低龄组有所扩大而在高龄组显著减小。1990年,0~64岁各组,除25~29、35~39岁外皆低于汉族;从65~69岁开始,各年龄组皆高于汉族,且差距随年龄的增加而急剧扩大。
图3-2 1990年、2010年全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年龄金字塔(据附表4-1、4-2)
2010年,0~24岁各组皆低于汉族且以低龄组为著;25~49岁各组高于汉族但相差不大;50~79岁各组,除55~59岁外皆低于汉族且差距随年龄扩大;85岁后各组高于汉族且差距十分显著地扩大。
2.年龄性别构成的地域分布和变化:西部与东部
图3-3 1990年、2010年中国东部、西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年龄金字塔(据附表4-3、4-4)
以西部为聚居地民族与以东部为聚居地民族年龄性别构成的基本差异和变化趋势是,西部性别比在大多数年龄组低于东部,且差距随年龄增加呈“负偏态分布”。1990—2010年,西部性别比高于东部的年龄组减少(由6组降至5组)但前移,在30岁之前形成对东部的优势。
1990年,在90岁之前各年龄组,除5~9岁、10~14岁、15~19岁外,西部皆低于东部,差距显著且呈“负偏态分布”——20~24岁、25~29岁1.59和2.10,70~74岁20.29,80~84岁、85~89岁分别为14.61和7.90;在90岁之后各组,西部高于东部且以95~99岁为著(38.77)。
2010年,在30岁之前各年龄组,西部多数年龄组(4个)稍高于东部但在20~24岁形成显著优势(13.98);从30岁开始,除≥100岁外,西部在各龄组皆低于东部且差距呈“负偏态分布”——30~34岁、35~39岁分别为0.77和1.98,80~84岁25.56,95~99岁10.33。
3.年龄性别构成的地域分布和变化:西南与西北
少数民族西南与西北年龄性别构成的基本差异和变化趋势是,西南中、低年龄段高于西北,高龄段低于西北;1990—2010年,差距变化分界显著后移(3个年龄组),中、低龄段差距有所扩大且显著前移,高龄段各组差距则极显著地缩小。1990年各年龄组的性别比,45岁之前西南高于西北且差异明显;45岁之后西南显著低于西北且差距随年龄增加而急剧扩大。2010年各年龄组的性别比,60岁之前西南皆高于西北且以低龄组为著;60岁之后,西南皆低于西北且差距随年龄推移而显著扩大。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地域性的理论与实证的文章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呈两大特征。与1990年相比,少儿系数下降了11.60个百分点,老年系数上升了2.58个百分点,老少比增加了18.12个百分点,中位年龄增加了7.83岁。......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年龄性别构成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是,少年儿童各年龄组性别比由正常变得偏高;老年人口性别比和男性比较死亡率[2]民族、地域差异大且变化显著。......
2023-07-27
表3-21990年、200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的聚居地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3-1。性别比≥110的民族,东部1个占12.5%,西部4个占8.5%;西南2个占6.5%,西北2个占12.5%。......
2023-07-27
1990年,职业Ⅱ≥5%的民族,东部6个占75.0%,西部17个占36.2%;西北11个占68.8,西南6个占19.4%。2010年,职业Ⅳ≥10%的民族,东部8个占100.0%,西部12个占25.5%;西南3个占9.7%,西北9个占56.3%。2010年,职业Ⅴ≥60%的民族,东部1个占12.5%,西部39个占83.0%;西南29个占93.5%,西北10个占62.5%。......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升、民族差异显著,大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态。表3-41990、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M].300、460-461、540-541、620-621;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册)[M].755。表3-51990年、2000年中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聚居地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3-4。......
2023-07-27
在业人口产业分布的地域特征,第一产业东低西高,第二、三产业东高西低,第一、二产业南高北低,第三产业南低北高。1990年,在业人口≥15%的民族,东部6个占75.0%,西部8个占17.0%;西北7个占43.8%,西南1个占3.2%。......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2]构成分布的显著特征是:民族差异大、变化迅速:职业Ⅴ比重显著下降,职业Ⅳ、职业Ⅵ较显著上升;职业Ⅱ、职业Ⅲ、职业Ⅳ民族差异显著增加,职业Ⅴ、职业Ⅵ民族差异显著减小。表8-9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Ⅲ、Ⅳ构成的地域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8-6、8-7。......
2023-07-27
中国少数民族不在业人口、不在业率空间分布差异大,变化地域性显著。1990年、2010年东部的不在业率为22.75、31.80,高出西部4.51和6.34。不在业率的增幅(百分点),东部9.05,西部7.22;西南6.74,西北7.71。增幅≥10的民族,东部4个占50.0%,西部12个占25.5%;西南6个占19.4%,西北6个占37.5%。......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