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实证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实证

【摘要】:表1-7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按人口规模的聚居地分布续表资料来源:表2-1。在各聚居地,人口向少数(量)民族的集中更为突出。

1.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分布

从首位分布地(民族人口的第1基尼分布地,以省、区、市为地域单元)看,以西部为聚居地的少数民族(47个)占绝大多数,西部之中又以西南为最。(表1-7,图1-2)

表1-7 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按人口规模的聚居地分布

续表

资料来源:表2-1。

图1-2 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据表1-7)

以东部为聚居地的民族8个,占已识别少数民族的14.55%:满族、朝鲜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土家族畲族和高山族;以西部为聚居地的民族47个占85.45%。西部之中,以西南为聚居地的少数民族31个占56.36%:壮族、苗族彝族藏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白族、哈尼、黎族、傣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仫佬族、景颇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独龙族和珞巴族。未识别的民族,也基本分布在西南;以西北为聚居地的民族16个占29.09%:回族、维吾尔、蒙古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鄂温克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

按首位分布地计的少数民族以“少数民族的王国”云南最多,16个占29.63%: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新疆次之,7个占12.73%: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贵州5个: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水族,未识别少数民族的绝大部分也在贵州;广西5个: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以下依次是:西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内蒙古(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甘肃(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青海(土族、撒拉族),黑龙江(鄂伦春族、赫哲族),辽宁(满族、锡伯族),福建(畲族、高山族),宁夏(回族),吉林(朝鲜族),四川(羌族),海南(黎族)和湖南(土家族)。

2.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地分布

从人口数量看,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西部又以西南为多;在各聚居地内,则同样稳定地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表1-3、1-4、1-7、2-1、2-2,图1-3、2-5)

1953年各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东部353.21万人占10.40%,西部3041.87万人占89.60%;西南2099.82万人占69.03%,西北942.05万人占30.97%。半个多世纪后的201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皆获得了显著增长且以东部为著,但西部对东部、西南对西北在人口数量上的巨大优势依然故而:东部2149.00万人占19.30%,西部8983.48万人占80.70%;西北2960.61万人占32.96%,西南6022.87万人占67.04%。

在各聚居地,人口向少数(量)民族的集中更为突出。2010年各聚居地民族人口的规模分布,东部满族(1038.80万人)占48.34%,与土家族一起(1874.19万人)占87.21%,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高山族等5个民族合计(91.72万人)仅占4.27%;西南壮族(1692.64万人)占28.10%,与苗族、彝族、藏族一起(4134.90万人)占68.65%,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仫佬族、景颇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0个民族(401.49万人)仅占6.67%;西北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2809.99万人)占89.97%,东乡族、土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鄂温克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12个民族(150.63万人)仅占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