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据:汉族外民族55个

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据:汉族外民族55个

【摘要】:2010年全国汉族之外已识别民族55个,包括未识别民族、入籍的外国人计11196.63万人,占全国的8.40%;少数民族中,已识别民族11132.48万人占99.43%,未识别民族和入籍外国人64.15万人占0.57%。表1-1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构成和主要聚居地单位:人,%续表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5-54。图1-12010年中国已识别少数民族人口

运用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表3-14)和众数原则,55个已识别少数民族1990年可明确区分出16个年轻型和14个成年型,25个民族的少儿系数、老年系数、老少比和中位年龄,4个指标中显示成年型、年轻型的(除高山族)各占一半而难以判断;2010年,可明确区分出22个成年型和20个老年型,仍有13个民族的人口类型难以判断。为克服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带来的不确定性,参照有关资料,将人口类型的划分标准量化;据量化后的标准给出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类型的分值和相应的人口类型。(表3-14、3-15)。

表3-14 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在量化计分表3-15中,A表示年轻型人口:A1(<40分)为极年轻型;A2(40~60分)为年轻型;A3(60~80分,部分指标具成年型,开始向成年型过渡)为较年轻型。B表示成年型人口:B1(80~100分,离开A3型不远,一些指标仍具年轻型特征)为成年初期;B2(100~120分)为成年中期;B3(120~140,已出现老年型特征,开始向老年型过渡)为成年后期。C表示老年型:C1(140~200分,仍具部分成年型特征)为年轻老年型,C2(200~300分)为老年型,C3(≥300分)为深度老年型。

表3-15 人口类型指标量化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