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检察文化建设基本内涵及实践研究成果

检察文化建设基本内涵及实践研究成果

【摘要】:制度是检察文化的保证,能够被检察机关全体成员认同的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确保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促进检察机关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管理是检察文化的根本,检察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目标管理的方式,以此促进检察机关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检察精神是检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文化的灵魂。

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文化,是检察机关的优良传统、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的沉淀,是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目的,以提高法律的监督能力为主线、以创新检察管理机制为途径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法律文化。检察文化包括学习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干警检察精神的回归,进而确立符合现代法治社会要求的执法司法理念,提升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积极向上的、先进的检察文化对培育和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和谐社会的实现保驾护航,就必须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它是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统一,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检察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组织文化,它具有一般组织文化的特征、结构、功能,但同时它又是特殊的文化。检察文化离不开党的方针、路线、法律目标,离不开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它体现了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等,它支配着检察官的行为、意识、理念等。检察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工作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目标方向、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体现于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精神是检察文化的核心,而其中的价值观更是检察文化的灵魂。二是制度层面。制度是检察文化的保证,能够被检察机关全体成员认同的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确保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促进检察机关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管理层面。管理是检察文化的根本,检察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目标管理的方式,以此促进检察机关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检察文化的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检察文化的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其核心内容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它主导着和支配着检察文化的各个方面。检察精神是检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文化的灵魂。检察精神是检察价值观、奋斗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熔铸,是检察文化总和的高度浓缩、升华和集中反映。检察精神的本质、内涵综合体现为检察群体爱国主义、爱岗敬业、严格执法、优质服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是检察事业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