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给学生提供清晰知识,促进成长

给学生提供清晰知识,促进成长

【摘要】:但是,诸多新教师在试讲中却犯了没有把知识讲正确、讲清楚的毛病,而这恰恰是教学的大忌。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意义更加明显。教学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科学也好,艺术也罢,都不应当忽视知识的重要性,教师也只有把知识讲清楚,才不辱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使命。把知识讲清楚是好课堂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这点无比重要。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新教师招聘面试,作为计分员旁听了整整一天的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试讲。可以说,经过层层选拔的新教师综合素质大多十分优秀,试讲环节的表现也极为突出,他们教态大方、亲切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个个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但是,诸多新教师在试讲中却犯了没有把知识讲正确、讲清楚的毛病,而这恰恰是教学的大忌。

他们的试讲内容是《分数再认识》,试讲中,有一位女教师的课堂设计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既有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激情导入,也有层层推进的思维梯度,更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延伸,其声音的磁性、语言的魅力、情感的融合,也深深地打动着听课者的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却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把分数意义中的“平均”一词忽略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当成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丢弃如此重要的字眼,恐怕绝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源于其在知识储备以及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知识的笼统与模糊认识。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虽有如沐春风之感,却不能正确地把握知识,这样的课又怎能称得上是好课,这样的老师又如何称得上是好老师呢?

在这节课中还有一个从部分推演整体的教学环节。例题告诉学生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是由两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小长方形,要求学生自主画出这个图形的整体。这个题目是开放性的,画法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但是,大部分教师仅仅告诉学生这个整体应当是八个小正方形,有的老师还随意在黑板上画了由八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根本没有深究这八个小正方形是否可以平均分成四个由两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小长方形,而且有的图形显然是错误的。其实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整体是由四个由两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小长方形组成的图形,而非由八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让他们了解整体是抽象的,部分也应当是抽象的。而这点,诸多老师都没有注意到。

本来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没有深入的研究,在数学教师面前不敢胡言乱语,但是,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讲明白,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吃透教材的知识点与编写意图,这一点是相通的,也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尽力完成的。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对专业知识的忽视,正是诸多教师的缺陷与短板。无论是继续教育,还是专业培训,乃至常规的教研活动,大多专注于课程标准的解读、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教育教学技巧的研习,都严重忽略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再研究。而教师的备课也多是注重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新颖,而忽略教学知识本身,以至于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只能造成课堂的花哨与虚华,而对学生的发展无益。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全盘否定传授的作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这个过程不能缺少,但是,教学不仅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掌握必要的知识,掌握基本的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得稳步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清楚地指导,明白地讲解。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基础上,将经典知识、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知识,达成学习的目标。

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意义更加明显。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让学生朗读、感悟、体会、揣摩,“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而对如何把字音读准、如何把汉字写正确、如何掌握表达的方法等语文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却关注甚少。常常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其间所透露出的对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淡化与忽略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教学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科学也好,艺术也罢,都不应当忽视知识的重要性,教师也只有把知识讲清楚,才不辱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使命。把知识讲清楚是好课堂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这点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