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这样的课堂,再来审视不准学生端坐的课堂,难免有些不适应。不准学生在课堂上端坐,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驰聘的跑马场,成为知识自由生长的大舞台。不让学生端坐,正是要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与禁锢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有人说,不让学生端坐的课堂指令哗众取宠,只是为了博取公众的眼球。......
2023-07-26
“孩子,你看,这西湖的景色多美呀!仔细看,认真听,回去都是写作的素材呀!”旅游途中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妈妈的再三叮嘱,让孩子不厌其烦,孩子郎当着脸,闷闷不乐,完全没有了游玩的雅兴与心情。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家长眼里,旅游绝不仅仅是游玩,更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生活是一本深不可测的大书,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遨游,在社会大课堂中畅想,可以获得在学校以及书本中无法企及的知识与能力。
然而,学生在生活课堂、社会学校接受的教育,应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对心灵的熏染,悄无声息,静默花开,而不是生硬说教,更不是硬性灌输,任何强制与压迫性的传递与输入,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与排斥。就旅游而言,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下,学人又提出游学之说,旅游的确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感受历史、触摸文化,让孩子在自然风光中享受到内心的愉悦,让孩子在历史古迹中感受到文化的积淀。但是,旅游是讲求心境的,古代文人墨客走访名山大川,饮酒作赋,挥毫泼墨,写出锦绣文章,正是雅兴之至的结果。这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表达,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他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找寻到自我,超越了世俗,他们的文章是言语生命的潜能,是欲罢不能的冲动,没有人让他们写,更没有人逼迫他们写。试问,如若他们在游山玩水之时,背负着写作的命令,他们还能写出潇洒自如的文字吗?
孩子也是一样,旅游对于他们来说是快乐的,是自由的,是向往的,因为自己可以在旅途中轻松地放下一切,什么学习的压力,什么生活的不快,什么内心的烦恼,等等。然而,本当自由放松的时刻,本当享受生活的时刻,却被家长们不时地提醒,不时地督促,不时地要求,不时地布置作业,这样,孩子们还能享受到旅游的快乐吗?
很难想象,当旅游变成一种寻求写作素材的方式,成为指向作文的实践,孩子还有什么心情快乐地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神奇呢?如果孩子们不能全身心地享受旅游的快乐,舒展自己的心灵,放飞自己的灵魂,他们又怎能有丰富的情感、深刻的体验、表达的冲动?如此,我们又怎能指望他们写出优美的文字!
其实,何止是家长呀!我们老师不也常犯类似的错误吗?拔河比赛之前,语文教师经常这样交代学生,比赛时要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结束后写一篇作文。在老师的眼里,这是教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是实施大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殊不知,这样的作业安排,让学生们兴趣索然,而对于作文也唯有疲于应付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深深地保持在记忆里。小孩子常常会提出他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的过程中,在他的意识里产生的使人最意想不到的问题。”他把到大自然旅行叫作“思维课”,作为提高学生心智的重要方式。当我们读这段文字时,不应当忽略这样一点,即感知自然、感受社会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更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唯有这种状态,能让孩子主动作为,激发出他们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自然与社会无声地浸润着孩子,让孩子汲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心灵的充盈,当孩子的内心丰富了,其表达的内在欲望与潜力便会水到渠成地喷薄而出,又何须家长、老师提醒与叮嘱呢?
有关给学生一方成长的池塘的文章
见惯了这样的课堂,再来审视不准学生端坐的课堂,难免有些不适应。不准学生在课堂上端坐,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驰聘的跑马场,成为知识自由生长的大舞台。不让学生端坐,正是要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与禁锢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有人说,不让学生端坐的课堂指令哗众取宠,只是为了博取公众的眼球。......
2023-07-26
忆往昔,看今朝,针砭时弊思教育,我的脑海里时常闪烁出那幅“王者归去来兮”的图景来,这图景形象地再现了我对教育价值的思考。王者归去来兮,就在这思考中呈现。(三)谈及王者,于自己就是要通过努力而使他人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就像各大媒体用《王者归来》之标题,报道伤病归来的刘翔再次在110米栏比赛取得骄人成绩的这一体坛信息一样,让人为之鼓舞。......
2023-11-22
否则,三方面教育不一致,就会产生分力,各自的教育影响就会削弱,甚至抵消。最近几年,群众中流传一种说法,即“5+2=0”。“5+2=0”是说学校5天的教育效果被社会上2天的“负面影响”削弱甚至抵消了,这就入木三分地反映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脱节和冲突。为此,培育王牌学生不仅仅作为一种学校教学实践而存在,更应该将其提到一种社会事业的高度上来关注,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未来之王。......
2023-11-22
课堂应该是未来之王生命成长的原野,学生每一次进入这个原野都是一次神秘的智慧探险。如果说家庭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更关注学生人格的完美构成的话,那么,短短的45分钟应该更多地带给他们学科的智慧和人生的智慧。黄老师的课堂已经不再是数学知识和数学练习的综合体,更是对智慧的开启、对心灵的润泽。黄河队的学生纷纷出主意,认为放在个位比较好,抽签者把4改放在个位。黄河队抽签者扬扬手臂,做出不甘示弱的姿势。......
2023-11-22
具有教育家视野的校长是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设立“每周一书”宣传栏,公布推荐书目。举办校园图书超市。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也是校园美化的一个标志。......
2023-11-22
实践“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校长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视野呢?打造校长视野,在此有三个建议。充分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和空间。杜郎口中学的开放模式就是崔其升校长办学思想的结晶,是崔校长教育家视野指导下的教学行为的直接体现。是真的达到了教孩子3年、为孩子谋划30年的承诺的,是我们所倡导的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
2023-11-22
以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引领孩子走幸福成长之路,力争谱就教育的和谐旋律。尤其是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的最大债务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所以说,“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理念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历史飞跃的必然选择。......
2023-11-22
我想,童心未泯正是诸多名师的共同特征,也许更是于老师深受学生喜爱的真正原因。“行无言之教”,这是于老师之所以深受学生喜欢的另一法宝。当然,作为一名老师、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喜欢的根本还在于课堂。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于老师的追求,他用一生的教育实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如此简单却深刻的教育目标,也应当成为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毕生追求。......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