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城市之美,应当突显其特有的魅力、独特的风采。然而,现实中,教育的这种“各美其美”却极为鲜见,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种复制般的雷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一位教师也是独特的,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因而教育本身也应该是独特、丰富而多彩的,应当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事实上,洋思、东庐、杜郎口,它们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自主创生之路。......
2023-07-26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迅速进入了每位中国人的视野,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原创性创新成果,以及为人低调、不为名利、实事求是的人品与风骨,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屠呦呦当年就读的两所中学——浙江宁波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更是全校振奋,打开两校的网站主页,有关屠呦呦获奖的头条新闻甚是醒目。
名校出名人,名人彰名校,母校以屠呦呦为荣,更以屠呦呦的成就为例激励在校学子。知名校友的事迹不仅是一种生动的课程资源,更是学校潜在的文化。
事实上,屠呦呦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固然有学校教育的功劳,但更多的还在于其后天的努力与探索。屠呦呦在两所学校求学期间成绩并不算十分突出,工作后相较于从学校走出去的十余名两院院士,屠呦呦也算不上是最杰出的校友,如若不是获得诺贝尔奖使其站在了国际医学界之巅,恐怕并不为多少人所熟知。
让我备受感动的并不是两所学校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两所学校在头条新闻上均贴出屠呦呦当年在校学习时的相关资料,学籍底册、毕业登记等,泛黄褶皱的纸页,像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屠呦呦昔日求学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要知道,屠呦呦可是在1948年春至1950年春在效实中学读高一、高二,1950年转到宁波中学的。屈指算来,距今已经六十多个春秋。六十多年,足以改变一切。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想必当初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一所学校能够找出六十多年前学生留下的印迹,是何等的用心,又是何等的精细?学校能将学生的档案精心保存至今,我们又如何不感动呢?
什么是学校的历史?什么是学校的文化?这就是学校的历史,这就是学校的文化。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关键因素,如若一所学校无视人的存在,眼中没有学生,那么,其潜在的文化注定是空洞的,也是虚无缥缈的。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的足迹与印迹,正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每位学生留下成长的足迹,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学校文化的丰富与延伸。
多少年后,走出校门的学生重回母校,重见昔日求学的景致,触摸到自己成长的印迹,找回属于自己的记忆,这种归属感与存在感将是多么强烈啊!而他们所留下的印迹也恰恰是学弟学妹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能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存在感,从而对学校产生浓浓的依恋。
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学生留在母校的印迹,学校都要精心呵护,因为,这是一份精神的寄托,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效实中学与宁波中学能够贴出六十多年前并非十分出众的屠呦呦的学籍档案,这份珍惜让学子深刻感受到母校的温存,更彰显了学校对历史的珍藏,对文化的珍重,而其间所透露出的文化气息更加让人陶醉。
我们的许多校长,在谈及校园文化时,口若悬河;在设计校园文化时,精心极致。试问,在他们的校园里,能够找到几十年前学生所留下的印迹吗?没有“人”的校园文化,到底还有多少人情味、文化味呢?
珍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留下成长的印迹,这应当成为学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景致。
有关给学生一方成长的池塘的文章
比如说城市之美,应当突显其特有的魅力、独特的风采。然而,现实中,教育的这种“各美其美”却极为鲜见,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种复制般的雷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一位教师也是独特的,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因而教育本身也应该是独特、丰富而多彩的,应当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事实上,洋思、东庐、杜郎口,它们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自主创生之路。......
2023-07-26
吴非老师有一本专著,名字叫《不跪着教书》,里面讲道:教师要做到不跪着教书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底气,而这种专业底气,也是支撑教师尊严的重要基石。教师尊严的获得不是靠地位,而是靠自我追求,专业底气支撑其专业地位。......
2023-07-26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一个道理:多一个尺度,便可多一个视角,亦可多一份发现。综合素质需要多种尺度来衡量,综合能力也需要多把尺子来考核。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优点,评价时就需要正视个体差异性,就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尺度来衡量。多把尺度考核学生,我们会发现更多的优秀生,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优秀的一面。尺度决定态度,评价学生就要多一个尺度。......
2023-07-26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漫画由两张图组成:第一张图画的是一位脑袋圆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十几名学生,他们的脑袋大不一样,或方形,或三角形,或菱形;第二张图上,老师还是那位老师,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但是学生的脑袋却清一色地成了圆形。教育的责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却不能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方脑袋、圆脑袋的漫画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023-07-26
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中这样写道: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世界上“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其实,“擦星星”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眼睛不被蒙蔽!......
2023-07-26
《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用生动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于永正、吴正宪、华应龙、吴非等十二位名师的读书情结与成长故事,告诉了我们名师成长无捷径,唯有视读书如呼吸一样,将阅读作为生命的重要元素,才能开启智慧教育之门。阅读,是教师精神修行的最佳方式。......
2023-07-26
学习使人进步,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磨练,但是,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学习并不是纯粹的书本知识学习,学习的内容应当包括广阔无边的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不愧为人民的教育家,他所创作的《春天不是读书天》,正是在告诫每一个教育者与学子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门帘,投奔自然。......
2023-07-26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着不可预知的精彩,都有着难以预料的生成,而正是这些“节外生枝”构成了课堂的曼妙,成就了教学的精彩,让课堂充满无限的期待。“裸课”才是公开课的真实回归,上好“裸课”是一位有责任的教师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