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着不可预知的精彩,都有着难以预料的生成,而正是这些“节外生枝”构成了课堂的曼妙,成就了教学的精彩,让课堂充满无限的期待。“裸课”才是公开课的真实回归,上好“裸课”是一位有责任的教师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2023-07-26
在一所乡村小学的空地上,老师们种起了庄稼,绿油油的麦苗很是扎眼。校长说,这块地闲着也是闲着,老师们想种,就让他们种吧,省得长草。再看校园里的其他角落,能够利用的空地都被老师们充分利用起来,甚至花坛里也夹杂着老师种植的辣椒。虽然,校园的空地被全部“绿”化,但是,置身在这样的校园中,总感觉不是滋味,校园里的“田园之气”张扬着管理的混乱与随意。
另一所乡村小学,也有一片地,但这块地却被学校打理得井井有条,条形砖将土地切割成了方方正正的小块,小块地上插着责任班级的班牌。在这一片片田地里,种植着不同的蔬菜,绿油油,葱郁郁,煞是好看。每到放学时间,孩子们就会来这里给菜浇水、施肥,他们轮流打理,不亦乐乎。
还有一所学校的“生命种植墙”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城市学校的土地十分紧张,不可能像乡村学校那样富足,校长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种植的快乐,便依托围墙开辟了一面立体的种植墙。种植墙上安装着一排排造型奇特的白色粗水管,每隔一二十厘米,便有一个向上开口,里面装着土,这样,粗水管便成了一排排立体的“花盆”。学校将这些“花盆”分给了学生,他们或种上蔬菜,或种上花卉,或种上瓜果,并贴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全校四五百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盆”,都种植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植物。管理者以“种幸福”为主题,用心呵护着这片“生命种植墙”。在墙面上,一句句灵动的话语,如“种下记忆,收获幸福”“再冷也能种出春天”“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等,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以精神的力量。这面墙不仅成了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而且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校长说,孩子们进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察看自己的植物,更会在大课间到自己的“地盘”前转一转。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生命”绽放美丽的花朵而幸福整整一个星期,更会因为自己的“宠物”突然死去,而伤心不已,这种对生命的珍重与呵护是任何言语都无法传递的。
这是我见过的三片“种植园”,可以说,三片“种植园”,三处不同的景观,三层不同的教育境界。第一所学校大量闲置的土地,虽然被老师充分利用起来,却没有发挥任何教育价值,那些土地除了让老师收获庄稼和蔬菜之外,并没有让孩子们收获丰富的给养、快乐的笑声,以及永恒的记忆。第二所学校的孩子显然是无比幸福的,他们与土地亲密接触,收获了劳动的快乐,体验了收获的幸福,但是,与第三所学校的“种植园”相比,第二所学校的“种植园”却明显少了几分教育的味道。
不是吗?第三所学校立体式的“生命种植墙”,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十足的景观。学校从无到有,创造性地开发了独属于这所学校的“土地”,并在这块“土地”里大做文章,种下了一颗颗充满教育智慧的种子。事实上,这面“种植墙”,给予学生的又何止是种植那么简单呢?“种植墙”给学生以播撒希望的精神寄托,让他们有机会种下幸福的种子,见证生命的奇迹。它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不同的植物,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生命,更让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体验到一颗种子从扎根、发芽,到开花、结果的生命成长历程,让学生在呵护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花盆”、一棵植物,更是一份心情、一份幸福、一份富足的体验呀!
同是“种植园”,第一所学校“无教育”,第二所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第三所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其实,教育就如同一片“种植园”,教育风景美好与否并非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如何利用这片土地,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智慧的种子,让种子在学生心中深入地扎根成长!
有关给学生一方成长的池塘的文章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着不可预知的精彩,都有着难以预料的生成,而正是这些“节外生枝”构成了课堂的曼妙,成就了教学的精彩,让课堂充满无限的期待。“裸课”才是公开课的真实回归,上好“裸课”是一位有责任的教师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2023-07-26
李海林教授出版的著作《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正是作者基于对教育的理性认知所写出的教育笔记。这节活动课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也鲜明地彰显了中美教育的差异。诸如,对于美国课堂中的小组学习,李教授提出了个别学生游离于交流活动之外、学生受益不多、活动指向不明确等问题。《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书犹如美国教师的一扇窗,值得中国教师一读。......
2023-07-26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一个道理:多一个尺度,便可多一个视角,亦可多一份发现。综合素质需要多种尺度来衡量,综合能力也需要多把尺子来考核。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优点,评价时就需要正视个体差异性,就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尺度来衡量。多把尺度考核学生,我们会发现更多的优秀生,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优秀的一面。尺度决定态度,评价学生就要多一个尺度。......
2023-07-26
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中这样写道: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世界上“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其实,“擦星星”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眼睛不被蒙蔽!......
2023-07-26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漫画由两张图组成:第一张图画的是一位脑袋圆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十几名学生,他们的脑袋大不一样,或方形,或三角形,或菱形;第二张图上,老师还是那位老师,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但是学生的脑袋却清一色地成了圆形。教育的责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却不能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方脑袋、圆脑袋的漫画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023-07-26
吴非老师有一本专著,名字叫《不跪着教书》,里面讲道:教师要做到不跪着教书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底气,而这种专业底气,也是支撑教师尊严的重要基石。教师尊严的获得不是靠地位,而是靠自我追求,专业底气支撑其专业地位。......
2023-07-26
比如说城市之美,应当突显其特有的魅力、独特的风采。然而,现实中,教育的这种“各美其美”却极为鲜见,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种复制般的雷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一位教师也是独特的,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因而教育本身也应该是独特、丰富而多彩的,应当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事实上,洋思、东庐、杜郎口,它们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自主创生之路。......
2023-07-26
本文是中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项目“中英学校管理的个案研究与比较”的研究报告之一。中方研究者也注意到,英国学校也有一定的经营活动。但其规模与中国的学校相比极为有限,其收入在学校总收入中微不足道,这与英国学校仍可获得较多的政府拨款有关。但英国的分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自主权,而中国的分权则主要反映了基础教育管理的地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已成为自我管理的学校。......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