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生的成长需给予约束与要求

学生的成长需给予约束与要求

【摘要】:接下来,科学家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的杯子上加了一个玻璃盖,只听砰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试想,如若不曾盖上玻璃盖,跳蚤会“自我设限”吗?而学生在教师的这些要求与约束面前,必须无条件服从,如若不然就将受到严厉的批评与惩罚,正如同跳蚤面对杯子上的玻璃盖,如若固执己见,一如既往地跳而不止的话,结果只能是撞疼了自己,让自己遍体鳞伤。

有位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杯里放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跃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长的400倍左右。接下来,科学家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的杯子上加了一个玻璃盖,只听砰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习性就是“跳”。多次被撞后,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一段时间以后,科学家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科学家把盖子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继续跳至原来的高度,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是那样跳。一周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这就是著名的“跳蚤实验”。跳蚤之所以无法跳出玻璃杯,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式,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设限”。“自我设限”的跳蚤是可笑而又可悲的,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还是那个玻璃盖。试想,如若不曾盖上玻璃盖,跳蚤会“自我设限”吗?它跳跃的本能会平白无故地消失吗?其实,正是实验者的“外界设限”在先,才促成了跳蚤的“自我设限”,正是实验者“有形的玻璃盖”才催生了跳蚤心中“无形的玻璃盖”。

学校教育生活中,这种“玻璃盖”效应更是无处不在。

教过一年级与毕业班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年级学生与六年级学生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年龄上,更表现在精神状态上。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课堂上发言更是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即使答错了,他们也不以为意。而六年级学生却显得格外拘谨,上课循规蹈矩、老实本分,即便是自己能够轻松完成的问题,他们也极少发言,举手人次明显下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按理说,随着学习经历的增加、知识的增长,学生对于学习会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富有热情才对,是谁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学习欲望与课堂表现欲呢?

反思学校的这种教育现象,就不得不说起教师为学生盖上的“玻璃盖”,其实正是教师对学生施加了诸多的约束与限制,才让学生变得过于小心谨慎。孩子一旦进入小学,教师便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上套”,“上课要端正坐好”“发言应当先举手”“想好了再回答”……而学生在教师的这些要求与约束面前,必须无条件服从,如若不然就将受到严厉的批评与惩罚,正如同跳蚤面对杯子上的玻璃盖,如若固执己见,一如既往地跳而不止的话,结果只能是撞疼了自己,让自己遍体鳞伤。长此以往,教师的约束便会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约束,而这种自我约束则直接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表现。

新课程强调将学习还给学生自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内心情感,其实这不正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吗?这其实也是学生的学习本能呀!为什么到了高年级这种本能反而消失了呢?殊不知,学生在长时间接受学校教育的约束与限制的状态下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已经将自己的思想封闭了起来,已经为自己盖上“玻璃盖”了呀!

教育的功能其实并不是解除缚在学生身上的绳索,从一开始,教育就不该给学生绑上阻碍发展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