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伞的多重价值,远超你想象

伞的多重价值,远超你想象

【摘要】:在第一个商人眼里,伞只能挡雨,它的价值体现在雨季,对于少雨的北方,几乎一无是处,这显然是一种陈旧封闭式的思维方式。其实,第二位商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缘于其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缘于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审视伞的功用,能够正视伞的多重价值!它们为人类提供着某种方便与价值,但是,这种方便与价值,仅是其一,而绝非唯一,当然,也不尽然是它们的最佳价值。

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

可是到了北方,他们渐渐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那里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了困境。

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

“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钱?”

“是啊,都卖了。”

“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

“伞还是那些伞,只是我在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这个营销学经典教学案例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多元思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第一个商人眼里,伞只能挡雨,它的价值体现在雨季,对于少雨的北方,几乎一无是处,这显然是一种陈旧封闭式的思维方式。而第二个商人却发现了它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其他用处。

其实,第二位商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缘于其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缘于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审视伞的功用,能够正视伞的多重价值!

事实上,只要善于发现,世上的每一个物件都绝非仅仅只有一种用处。它们为人类提供着某种方便与价值,但是,这种方便与价值,仅是其一,而绝非唯一,当然,也不尽然是它们的最佳价值。诸如一个树根,在农夫的眼里或许只是一文不值的柴火,他全然不会发现树根的潜在艺术价值。思维定式很可怕,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常常因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而被抹杀。我们只有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尽可能地挖掘物件的潜在价值,发现世间万物的多样与美好。

物件如此,人才亦然。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现实中,一些人发展得很好,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的体现,遇到了合适的位置,选择了正确的岗位,但是,另一部分人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也不能说这些人一无是处,而只能说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没有良好的环境助推其很好地发展。

用发现的眼光审视每一个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革除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或许,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的优势潜能。对教育者而言,这种发现的眼光格外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我们的职责与义务是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帮助其实现光辉灿烂的人生。

在一些教师的意识里,学生的全部生活便是学习,成绩优异才是他们的价值的体现,教师们将成绩优异者视若至宝。成绩不甚优异的学生,即使在某些方面再优秀,教师们也许置若罔闻。这种单一封闭式的学生观与人才评价观,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

其实,就如同伞不仅可以挡雨,而且可以遮阳一般,学习成绩不好、不善于学习,仅仅只能证明其不是学习的材料,并不能说明其不能成长为人才。教师如若打破思维定式,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也许,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真正价值,找准他们发展的方向。几十年之后,当学生步入社会,成家立业,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发展得很好的学生不全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很多当年成绩垫底的学生在事业上风生水起。成绩垫底的学生在校时,备受教师的冷眼,但是,经过时间的磨砺却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如若教师在学校时能够以开放的思维审视他们,以多元的方式评价他们,或许,他们现如今会发展得更好,最起码能够拥有一个充满温馨与美好记忆的学生时代。

正视学生的多元价值,认识学生的多元发展取向,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囿于封闭的应试教育困境,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才会为每一个学生撑起一把硕大的伞,为其遮风挡雨,播撒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