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前早教对孩子发展适得其反

提前早教对孩子发展适得其反

【摘要】:显然,过早地对孩子实施所谓的“教育”,是不必要的。本应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孩子却在家长的摆布下过早地进入早教班,提前接受知识文化教育。因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应当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某种程度,便不能进行相应的教育,无视这个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勇气与兴趣。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明天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枯死的树叶统统摇下来,这样,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烈摇树,心想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了眼,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还是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

明天的树叶明天扫,企求树叶今日全都落下来的想法固然很好,却有违世间的规律。其实,世上有很多事都是无法提前的,这才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

一粒种子,撒入泥土,需要花费时间去发芽、长叶、舒展、开花、结果,这是一个轮回。企图今天种下种子,明天便能收获果实,只能是痴心妄想。

植物的生长如此,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孩子的成长就像种子的生长一样,需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何时撒种、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何时喷药、何时收获,农夫要顺势、顺时、顺境而为。同样,孩子处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教师与家长应因时而教,绝不能随意而为,破坏孩子成长的规律。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一对双胞胎兄弟进行两种教育,老大在刚会爬的时候便由大人扶着学习走路,对于老二则顺着性子来,让其自由地爬,自主地学习走。结果,老大并没有因为大人的“早教”而提前学会走路,老二也没有因为大人没教而延迟学会走路的时间,两人几乎在同一时刻学会走路这项技能。显然,过早地对孩子实施所谓的“教育”,是不必要的。

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与家长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恐怕过多地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所左右与束缚了吧!为了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家长将对孩子成长的焦虑提前到幼儿园之前,三岁学古诗,四岁学算术,五岁学写字,六岁学英语……本应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孩子却在家长的摆布下过早地进入早教班,提前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让幼儿园的孩子过早地识文写字、学习几何算术,让小学的孩子过早地学习英语、补习奥数,就如同拔苗助长,非但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因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应当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某种程度,便不能进行相应的教育,无视这个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勇气与兴趣。

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早期教育并不等同于知识文化教育,应当着力于孩子智力的开发、灵活性的培养、适应性的锻炼等。过早地进行知识文化教育,或许可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却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成长负担,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更无法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享受到孩子应有的天真与幸福,而这种幸福是孩子成年之后永远无法弥补的。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其特有的成熟状态”,“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若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些话精辟地论述了正确的儿童观,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我们的老师,都需要这样理性地看待儿童的成长,决不能打着为了孩子的明天的旗号,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痛苦不堪的当下。

“世上的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孩子的生长无法提前,那么,就让教育者细心培育,静等花开,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