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师:茶与诗文,总是相得益彰。(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学习《惠明寺茶歌》《采茶词》。读一读《惠明寺茶歌》《采茶词》,想一想这两首茶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五)生活建议,品味体验1.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室体会茶与诗的文化。......
2023-07-26
【教学目标】
1.了解抹茶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与冲泡品饮,感受抹茶的独特魅力。
2.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礼仪风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抹茶的相关知识。
2.掌握品饮和冲泡抹茶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抹茶香里有功夫》、茶具。
2.学生准备:查阅抹茶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关于抹茶的片段。
教师:你们知道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吗?
学生:打抹茶。
教师:能具体说说吗?你们喝过抹茶吗?
学生畅谈,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对,可能喝过抹茶的同学们不多,但大多数同学都吃过抹茶的零食或者甜品吧。
学生:对,有抹茶冰激凌、抹茶蛋糕……
教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抹茶。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谈话,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课前让学生搜集抹茶的相关知识。课上学生分小组,选代表上前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并指出不明确的地方。
教师总结,结合课件从三个方面讲解。
(1)何为抹茶?
抹茶(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是将春天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在食用前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再用天然石磨碾成的粉末。
(2)抹茶的历史。
早在唐朝,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发展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曾评述过斗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抹茶冲饮之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明代以后,不再流行抹茶,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
(3)抹茶的加工。
抹茶的原料是一种没有经过揉捻的小茶片,它的制作有两个关键词:覆盖和蒸青。在采摘春茶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用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覆盖,使遮光率达到98%以上,也有用黑色塑料纱网简易覆盖的,遮光率只能达到70%~85%。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当天采用蒸汽杀青法进行杀青干燥。研究表明,在蒸青过程中,茶叶中的氧化物大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紫罗酮类化合物,构成了抹茶特殊的香气和口感。所以,覆盖栽培的绿茶经蒸汽杀青后,不但香气特殊,色泽翠绿,味道也更鲜美。
2.教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抹茶的相关知识和课上汇报交流,提高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抹茶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
1.教师示范冲泡抹茶。
(1)温碗。先把茶碗连同茶筅一起用开水烫一下。
(2)调膏。这是中国古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日本茶道没有这个程序。在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水,把抹茶调成糨糊状,这样可以防止细腻的抹茶产生“抱团”的现象。
(3)点茶。用茶筅按照“W”形的轨迹贴着碗底刷搅,使之拌入大量空气,形成浓厚的泡沫,再调制成浓茶或薄茶饮用。
2.小组合作,尝试冲泡、品饮抹茶。
3.小组交流品尝抹茶的感受。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冲泡和品饮抹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交流总结,深化认识
小组交流对各种抹茶的认识,教师可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茶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茶叶中丰富的茶多酚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绿色本质越来越受到认可。
普通茶虽然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但是茶叶里真正溶于水的部分仅为35%,大量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们当作茶渣扔掉。实验证明,一碗抹茶里的营养成分超过30杯普通绿茶,吃茶比喝茶能够汲取更多的营养。变喝茶为吃茶不仅是饮食习惯的改革,同时也是适应快节奏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教师:回家后可以与父母再交流抹茶的特点。
(五)生活建议,品味体验
抹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多种维生素等,同时含有钾、钙、镁、铁、钠、锌、硒、氟等30种微量元素。
【教学资源】
课件:《抹茶香里有功夫》
有关少儿茶艺指导用书(下册)的文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师:茶与诗文,总是相得益彰。(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学习《惠明寺茶歌》《采茶词》。读一读《惠明寺茶歌》《采茶词》,想一想这两首茶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五)生活建议,品味体验1.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室体会茶与诗的文化。......
2023-07-26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内容,而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中国茶传到日本后,慢慢被发扬成一种仪式,而且被冠以哲学及艺术之名,一个普通的茶仪式可持续4个小时。......
2023-07-26
课件《小茶童诵〈茶经〉(一)》、背景音乐《高山流水》、音频《茶经》。(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初读《茶经》。学生借助拼音读《茶经》,要求读准字音。(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教师播放音频,学生品茶感悟,加深对《茶经》的理解。......
2023-07-26
今天这节课咱们来复习一下用盖碗进行行茶十式。(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教师出示课件,复习行茶十式的内容和步骤。今天咱们来复习一下如何用盖碗行茶,来一次茶艺大比拼。学生介绍行茶十式的步骤以及行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023-07-26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让学生观看《话说白茶》视频。白茶是中国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生产加工的白茶,外形挺直,白毫显露,芽壮叶嫩,汤色清亮,香气馥郁,滋味鲜醇,营养丰富。教师适时评价并指出不明确的地方。教师总结,结合课件从四个方面讲解白茶:白茶的历史沿革。......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