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垄断金融资本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

垄断金融资本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

【摘要】:[27]有学者指出,各国学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而有应用就必定有淘汰。可见,坚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马克思的整体性不仅是客观解释马克思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必要前提。

如果说由于“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导致“以马解马”变得很困难,那么“以今解马”、“以己解马”就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了。但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价值旨趣和研究范式)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的必要基础。

从内容上来说,在垄断金融资本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临许多新课题。马克思当年关注和批判的诸多社会问题,至当今世界依然以各种面目“在场”,如资本家应对工业化成就方式的负面效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及其内在缺陷、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社会公正危机以及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等等。[27]有学者指出,各国学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消费社会批判、环境伦理学等角度展开的经济学研究,从异化思想、历史语言学文化哲学等角度展开的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国际秩序论等角度展开的政治学研究,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视角的拓展。这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的理论探讨,无一不证明马克思的思想火花所具有的惊人穿透力和强大说服力。[28]

从形式上来说,有学者总结了解释马克思、发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重构马克思和解构马克思等五种基本解读方式。[29]其中,发展马克思、重构马克思和解构马克思是较为常用的三种形式。

“发展马克思”指的是有些学者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对马克思学说做出一种创造性解读。它既保持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又包含对于当前情况的解释和应用价值。这种解读在于读而致用,是在某种变化条件下的运用,是在不变中求变,在变中保持不变。变化体现在是思想领域的扩展、思想序列的进展以及重大理论观点的调整,不变的是马克思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科学取向。发展马克思并不意味着抱着马克思的原著文本不放,有时需要离开原著文本,即以原著文本中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取向为指导,依据社会与历史条件的变迁,通过吸纳人类其他先进思想,在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任务过程中展开理论创新。

“重构马克思”指的是在肢解马克思的思想后又与其他思想体系进行综合,或者要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发现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具有某种渊源关系的其他思想体系,或者利用其他思想体系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所谓的批判和补充,或者把马克思的部分思想系统与其他的非马克思的思想系统加以融合和综合。

“解构马克思”指的是对于马克思文本的解构主义阅读,文本的意义对于解构主义来说仅仅在于利用它。它仅仅把马克思的学说解构成思想的片段,从而把其中有认同价值的片断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以“解构马克思”的形式出现的“在场的马克思”往往侧重于关注时代发展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侧重于从某一个角度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在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新情况,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各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又造成各种见解的尖锐对立,即便在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中间也是如此。了解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立论的依据,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益的。以上三种形式都是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援引,但是只有“发展马克思”才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而有应用就必定有淘汰。因此,在应用和淘汰之间就有可能破坏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甚至离开马克思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科学取向,从而把对马克思思想的应用和创新演变为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肢解和阉割。可见,坚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马克思的整体性不仅是客观解释马克思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必要前提。

我们要反思学术的时代性问题。如果我们不关心这个时代,那么,这个时代也就自然不关心我们,我们就会“自我放逐”到抽象化的理念王国而“自卖自夸”、“自我消亡”。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呼唤着属于自己时代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指出,理论的时代化有几个要素:(1)理论本身是正确的;(2)理论发生了变化;(3)理论变化是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4)变化的结果是正确的。理解时代化,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30]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面向时代,认识和解决由于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并以此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理论的当代性,既体现在理论的当代价值上,也体现在理论的时代化要求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既是由它创立时就具有的精神气质和开放品格所规定的,更是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认真研究和努力发展所实现的,是在不断解答当前时代人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确证的。

马克思所面对的是一个由资本关系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的社会。这种异化的本质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变,但却出现了许多新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由剩余价值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并没有改变,但是剩余价值占有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急剧变化的当代实践,使剩余价值理论及赖以建立的社会主义学说面临着许多需要探索的新问题。因此,时代的变化为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是最常见的时代化形式。过去微弱而被忽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开始突出出来,相关的理论丰富和成熟起来,这也是时代化。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在社会财富的生产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无形商品的生产,生产商品的劳动也越来越开始由物质生产劳动扩展到精神生产劳动。这与马克思所生活的工业社会的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产品同价值创造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属于第三产业的劳动或劳动产品,在社会整个劳动和劳动产品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还是理论研究中可以暂时“忽略”的因素,马克思也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但是,马克思对他那个时代的生产劳动问题的论述,对我们现在理解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产品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中已经取消了商品经济,私人劳动直接转化成社会劳动,“劳动券”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主要手段。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种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的创新也是一种时代化。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时代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而实践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