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美金融危机揭示出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中美金融危机揭示出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华尔街无疑是这场金融危机的中心。美国政府9月7日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后,为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拉开序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在欧洲,此次危机似乎是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次级贷款的偿付危机实质上反映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脱节,体现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美国的次贷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华尔街无疑是这场金融危机的中心。2007年9月金融市场发生剧烈震荡,华尔街更可以用大地震来形容。美国政府9月7日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后,为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拉开序幕。市场曾因此一度恢复信心,然而好景不长,到了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并递交破产申请,成为继贝尔斯登之后受信贷危机影响最惨重的投行。同在15日,美林银行与美国银行仓促达成协议,以500亿美元全部股票形式贱卖给美国银行。而就在两天后,9月17日美国国际集团获得美联储850亿美元信贷。在未获得任何喘息机会的情况下,9月25日华盛顿互惠银行又传倒闭噩耗,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宗银行倒闭案。然而事情还远没有结束,金融风暴开始席卷欧洲,全球金融企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发生问题。美联储21日宣布批准华尔街仅存的两家大型投行摩根士丹利与高盛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在经历这样风暴式的洗礼后,已经面目全非,全球银行业迸发并购浪潮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机构陷入困境,众议院通过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并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购房退税,以期促进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运行。虽然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助方案获得通过,但人们对救助方案能否帮助信贷市场恢复正常运转和使经济恢复增长心怀疑虑。在欧洲,此次危机似乎是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当危机出现时,欧央行一度大规模对银行贷款,额外的资金并未使储户或者投资者恢复信心,欧洲股市的表现甚至比美国股市更差。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英国的北石银行(也译“诺森罗克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布拉福德―宾利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出现危机,或被政府实施国有化,或被其他银行兼并。德国政府出手救助德国房贷金融公司Hypo Real Estate,并把救助金额扩大到500亿欧元。荷兰政府以168亿欧元收购富通集团在荷兰的所有资产。欧洲开始展开大规模救市措施,爱尔兰政府官员和银行高管讨论对该国商业银行可能的救助计划。德国总理默克尔及财长史坦布律克承诺担保所有的银行存款。丹麦金融业也已与丹麦政府达成一项旨在支持市场信心的两年期担保计划。[51]

如果说1929—1933年大危机的根源,如凯恩斯所说,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那么,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也不例外,仍然是缘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功能性危机。只是这次有效需求不足在一段时间内被虚拟的过度需求所掩盖,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催生这种过度膨胀的内在动力是投机资本的无限贪婪,而其形成和扩大的外部条件则是金融当局监管的缺失。次级贷款的偿付危机实质上反映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脱节,体现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马克思认为,在物物交换的形式下,买和卖同时发生,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因素。危机作为生产和需求失调的现象,是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和发展的。当人类社会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中介的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特别是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充当一般等价物(W—G—W)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在货币执行购买职能的过程中,买与卖的行为不同步,这样便潜伏了危机的可能性。随着货币的支付手段的出现,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导致一大批人无法支付,从而进一步增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金融体系的强势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5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首先是英国政府迅速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大手笔为私营的金融机构注资,驰援市场。美国虽然发力较晚,但救市力度却远超英国,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先后于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和2012年12月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充至3万亿美元,比2007年年底扩大了3倍以上。美联储不仅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及以其为抵押的金融衍生品,还直接注资于花旗、美国国际集团(AIG)等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这些救市行为的手段和力度都远远超过了凯恩斯当年的想象。

美国积极的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增长方面,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BEA)修订后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为2.8%,比早前数据向上修正了0.6个百分点。这表明自去年以来,美国经济不仅有所复苏,且态势相当强劲。就业方面,7月失业率降至7.4%,创2008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再加上作为危机“始作俑者”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回暖,使得本轮经济复苏看起来更加坚实。从实际情况看,在经济低迷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经济结构性调整整体上比较缓慢。但是,对稳定增长有利且相对痛苦较小的结构调整有所进展。例如,在出口振兴计划提振下,美国外贸赤字有所降低,2012年美国经常项目占GDP比重已由危机前的接近6%,下降至3%。相对而言,对于稳增长不利的结构性调整,五年来则基本是在原地踏步。例如,由于担心消费下滑对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国过度依赖私人消费的状况没有改变,2012年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仍维持在70%左右;另外,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也不完全理想,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旧维持在11%左右,甚至比金融危机前接近12%的水平还略有下降。此外,奥巴马积极推行的税收医疗改革方面的进展也明显小于预期,比如,税收方面,奥巴马曾雄心勃勃的提出向富人加税,但原计划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多征税根本无法施行,最终结果是将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或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所承担的税率从35%上调至39.6%。而奥巴马引以为傲的医保改革也面临着挑战,包括大部分州政府对于新医保法案相当抵触,大型保险公司对参与新医保计划的态度也并不积极。[53]

值得思考的是,金融危机后,为什么是作为震源地的美、英两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走出衰退?而且,美国的经济恢复情况在这些国家中是最好的,其房价近一年连续不断上涨,居民消费在恢复,一些失业率指标也在下降。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本质性原因就是美元和英镑的国际地位,尤其是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的国际地位不降反升,超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未带来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怀疑。这种超稳定的国际信用,直接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美国资产价格上涨的隐形催化剂。而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股市上涨并再创历史纪录,直接帮助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家庭修复其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