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对卢森堡积累理论的评价:当代性研究结果

对卢森堡积累理论的评价:当代性研究结果

【摘要】:[22]第二,对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责难还表明卢森堡没有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按照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而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上剩余的非资本主义领域的政策表现。

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中论述了积累中的危机,但是其主要论点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第一,对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责难表明卢森堡对马克思提出这一图式的初衷存在误解。

卢森堡对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批判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该图式假定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不发生技术变化,在追加资本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的,而这一点假设与事实不符合;其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似乎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实现产品上是没有困难的,这两部类的资本家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时,可以互相找到自己产品的买主,因而可以把这两大部类的生产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卢森堡认为,这一点与马克思自己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无限扩张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只是为了说明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条件和规律,它并不企图具体地还原真实的再生产过程,也并不企图证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能够经常顺利地、毫不间断地进行下去。马克思在阐述促使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时指出:“这些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指资本主义生产——引者注)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22]

第二,对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责难还表明卢森堡没有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论上的抽象概念和现实之间的混乱不断地掺杂进卢森堡的论述中。她在《资本积累——一个反批判》中说:“从来不存在,现在也不存在一个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和只有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国家。《资本论》第二卷里所设想的前提下的社会,在具体现实中根本不存在。”[23]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想要表明在没有竞争的理想的、理论上抽象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实现剩余价值的,是如何为此规定必要条件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直接套在资本主义的具体现象上。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以最纯粹的形式运行,这一分析不受真实生活中其他变化的影响。

马克思将社会生产仅仅分为两大部类,这是因为他要表明制度最深处运行的情况。创造更多的部类意味着偏离了他写作所依据的抽象水平,从而可能陷于混乱。不仅如此,分为两个部类的再生产图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说明,而且马克思是在表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劳资关系是马克思研究的中心,他运用抽象力使这一阶级关系与现实中其他纷繁复杂的因素相隔离,使它摆脱现实的干扰,把其还原为最纯粹的形式。除劳资关系之外,其他的社会关系都暂时地假定不存在,在之后的分析中再把它们逐一地引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中涉及的资本家和工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被还原为某种标准的形式。

在马克思之后,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些批评与质疑,均来自于批评者们在抽象概念与具体现实之间陷入了混乱。对此,斯威齐指出:“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许多批评,有意无意地是基于对他据以立论的假设的否定。我们的讨论,应该有助于确立一些标准,借以判断这些批评的是非。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对引起批评的简单化假设(或抽象),提出三个问题:1.它们的设计,有没有正确地照顾到所研究的问题?2.它们是不是剔除了问题的非本质要素?3.它们是不是保留着问题的本质要素?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适当抽象的原则已经得到了遵守。许多人对马克思的批评是否贴切和妥当,用这个原则来检验是很有帮助的。”[24]

第三,卢森堡在自己的理论推理中也有错误。

斯威齐认为:“她(指罗莎·卢森堡——引者注)有一个错误特别突出:在讨论扩大再生产时,她暗中保留简单再生产的假定。工人们的消费不能实现剩余价值,这是她从未加以怀疑的教条,这个教条意味着,可变资本的总值——因而也就是工人们的消费——必须同简单再生产中一样,永远保持不变。实际上,典型的积累包含可变资本的追加,而当这个追加的可变资本为工人们所花掉时,它就实现了一部分具有消费品实物形态的剩余价值……罗莎·卢森堡思想中其他缺点和混乱,比起这个涉及对再生产表示误解与滥用的基本错误来,都是次要的。”[25]为了要把技术进步的因素考虑进去,卢森堡修改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中的数字,从而“证明”了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会出现剩余价值实现上的困难。其实,如果这里剩余价值的实现有困难,那么非资本主义领域的“第三市场”同样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在商品交换中有卖必须有买,又怎么能只向非资本主义领域销售而不购买呢?按照卢森堡的逻辑,“第三市场”理论不过是把剩余价值的实现困难从资本主义领域转移到非资本主义领域中,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卢森堡似乎忘记了她在《资本积累论》里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已经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我们不能发现那些体现剩余价值的积累部分的商品的任何买主。现在只剩下一件事情没有考虑到,即对外贸易。但把对外贸易看作任何不能在再生产过程中找到一个适当地位的商品的方便之门,这种看法有许多可以反对之处。求助于对外贸易实际上只是以未决的问题作为论据的诡辩:分析中所包含的困难只是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去,而没有解决。”[26]

第四,卢森堡对帝国主义的理解也有不正确之处。

按照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而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上剩余的非资本主义领域的政策表现。有学者指出,卢森堡是在企图回避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经济基础、基本矛盾的情况下,直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客观历史界限和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的,这无疑是错误的。[27]她以资本主义对非资本主义的侵蚀来描述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认为这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因而就构成了世界体系。这一观点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挑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上继起的经济形态或社会形态,从前一种形态中产生以后就独自存在,不以其他的经济形态或社会形态的存在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

第五,卢森堡的“第三市场”理论抹杀了劳资双方的差别,把二者共同置于对非资本主义领域进行剥夺的剥削者的位置。

如果非资本主义市场对资本主义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卢森堡改变了马克思赖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分析的整个基础。卢森堡把资本主义积累的基础从剩余劳动更改为一种从外部来源吸取营养的过程,把对“第三市场”的剥削而不是把对工资劳动的剥削作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推动力。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们不再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而是与资本家一起变成了联合的剥削者。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也就没有革命的必要性。资本主义要么被“第三世界”袭击而崩溃,要么在这个市场中由于不能实现剩余价值而自我崩溃。这样看来,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崩溃”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一种被动的作用,甚至可能与资产阶级一起共同击退“第三世界”的袭击。布哈林就曾经批评卢森堡,指出她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剥削问题分割开来了。卢森堡的经济危机理论原本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她阐述积累中的危机的初衷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的崩溃”,但是“第三市场”理论却把她不知不觉地带入了“资本主义协调论”的阵营。

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中的主要论点是不正确的,但是她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资本主义积累和再生产问题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她的理论推进了我们在该问题上的认识。卢森堡的“第三市场”理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关注剩余价值实现上的困难,对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危机的直接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拓展“第三市场”是转嫁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我们认识世界市场和帝国主义现象提供了理论工具。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积累的动力必须来自于消费需求的增加,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不是额外的需求、而是不顾市场限制扩大生产的趋势这一事实。这本质上同古典政治经济学一样,不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而是从外部寻求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释为偶然现象,背离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