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促进农村卫生资源整合

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促进农村卫生资源整合

【摘要】:首先,要把我国卫生服务提供系统的重心调整到初级卫生保健上去,其政策目标也应该转向为服务提供模式的优化管理,而非简单的机构行政管理。

完整的卫生整合应该包括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两方面内容,两者都存在于卫生服务体系整合的渐进发展过程中。卫生资源整合首先通过重组资源要素达到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后,有了资源要素的整合前提,服务要素的重组才能实现真正服务提供连续和协调的模式转变。当前,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从实质上而言,是组织资源结构的统一还未达到服务提供的乡村两级有机融合,尽管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机制已经在各地逐渐展开,但是从本研究样本地区乡村两级双向转诊的调查访谈情况来看,用于保障服务提供模式连续性和协调性的标准化服务规范与统一的转诊机制还没能广泛建立。

从概念上看,一体化与整合在很多表述下出现了相互代替的情况,两者英文表达都是“Integration”,然而在中文下,“一体化”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统一的状态,“整合”则是实现这一状态的手段和过程。因此,当前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界需要扩展对于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概念认知,不仅仅把其内容局限于“几个统一”上,而要从政策目标和实施策略上进行深度的调整与转向。

首先,要把我国卫生服务提供系统的重心调整到初级卫生保健上去,其政策目标也应该转向为服务提供模式的优化管理,而非简单的机构行政管理。从资源和服务的多位角度去思考整合策略的运用,全面统一初级卫生保健系统的管理。

其次,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要依赖稳定和充足的筹资来源,在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在控制卫生费用、规范医疗服务的作用,通过差别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合理调节机构间利益分配,有序引导农村居民就医流向,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让人、财、物、信息等卫生资源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实现自由交换,最终形成激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整合的有效机制。

再者,各地实践已经证明卫生系统信息网络化能够规范业务流程,减少工作环节,极大提高卫生服务提供的效率。具体到我国农村基层的卫生工作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可以动态管理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并加强农村居民群体健康信息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基层公共卫生预防干预工作。当前部分地区基层领导对卫生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障碍,使得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化进度较慢,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积极开展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真正通过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合作。

最后,在机构内部应该更加重视加强服务成本的控制、服务绩效考核评估、加快乡村两级共享的转诊规范的制定,同时通过引入外部机构参加协同评价与业务监督,逐渐明确整合体各层级的功能定位,巩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