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农村卫生资源整合成果

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农村卫生资源整合成果

【摘要】:在乡村一体化政策实施以后,卫生室得到了改建和扩建,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后,待遇有了保障,并且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都有相应的专项补贴,并且对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有绩效考核的要求,从收入待遇和激励机制上保障了防保工作,确保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基层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村卫生室房屋破旧,设备落后,恶劣卫生服务环境条件带来了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乡村一体化政策实施以后,卫生室得到了改建和扩建,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

2.规范了乡村两级的医疗服务市场

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职能,各项医疗服务操作规程得到完善落实,规范了医疗行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提升了管理领导能力,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重医轻防”现象得到扭转

在没有经费激励保障的时候,乡村医生更热衷于开展能够提高业务收入的医疗服务项目,并且通过卖药来提升收入,对于无偿的公共卫生项目常常持被动态度。由于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后,待遇有了保障,并且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都有相应的专项补贴,并且对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有绩效考核的要求,从收入待遇和激励机制上保障了防保工作,确保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通过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制度等多种方式,扩大全科医生数量,逐步实现全国五万多基层医疗机构都配备适量的全科医生。通过待遇补偿和激励机制等多种举措吸引人才下沉,同时也向上输送人才进行进修,纵向机构间长期开展对口支援协作,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水平。

5.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和激励机制

村卫生室由于实行了全额预算拨款,乡村医生的绩效工资以及考核方案都与乡卫生院保持统一,村医的基本利益得到保证,使其能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之上,同时也利于对医疗费用的控制;由于村医长期以来的职业认同感较差,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改变其农民的身份也有利于满足村医的团队归属感和尊重需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