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摘要】:由于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当所导致系统的低效和功能的错位,急需卫生资源整合策略来进行组织及资源的调整,该策略主要涉及了资源依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行业价值链理论[19]。资源依赖理论揭示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卫生市场环境的依赖关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资源整合等相关策略的采用,达到改变自己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为我们在卫生资源整合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了理论工具。

由于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当所导致系统的低效和功能的错位,急需卫生资源整合策略来进行组织及资源的调整,该策略主要涉及了资源依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行业价值链理论[19]。以下三种理论分别从组织资源共享、组织环境构建和组织内外部关系的不同视角来指导卫生资源整合实践。

1.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早期的组织理论几乎不考虑外部因素(环境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仅通过组织的内部规则和激励机制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这是封闭系统模式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后,开放系统模式开始将重点转移到了环境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的研究上面,形成了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的假设是指,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能够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由于具有获取资源的需求驱动,组织对外部环境就形成了依赖,而环境要素通常有包含在其他组织之中,因此,组织的生存能力就依赖于其如何处理和控制与其他组织间关系[20]。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环境也会对组织提出要求。组织所需要的资源涉及人员、资金、制度、需方、技术和物质等。由资源对组织生产的重要性、组织内外部的特定群体获得和处理资源使用的程度和替代性资源的可获得性组成的三大因素决定了组织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例如,一个组织非常需要一种专业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该组织内部极度稀缺,而且没有替代性,那么该组织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专业知识的其他组织。由于这种依赖存在相互性,即一个组织依赖于另一个组织的同时,另一个组织对该组织也存在依赖。这种互相依赖性往往在实践中是通过组织之间的合并、购并、合资或其他联盟方式来达到的[21]

由此,站在卫生资源整合的角度上看,资源依赖理论即医疗机构为了在医疗卫生市场的大环境中以保证自身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独立,由于自身卫生资源有限,希望通过机构联合重组或建立医疗服务网络来获得资源互补,以共享医疗资源来降低医疗成本,从而在满足经济利益需求的同时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资源依赖理论揭示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卫生市场环境的依赖关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资源整合等相关策略的采用,达到改变自己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为我们在卫生资源整合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了理论工具。应该注意到的是,该理论所提及的组织环境并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概念边界应该是组织及其管理者通过自我选择和理解,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互动而得到的结果。因此,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中,由于专业类型、系统层级、服务能力、业务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在与外部环境在实际作用后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故组织机构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2.战略管理理论(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战略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系列与“战略管理思想”相关的书籍的出版掀开了全球范围内对该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热潮。首先战略管理开始在大部分盈利组织内部得到运用,随后其浪潮席卷了诸如教育、卫生、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机构。

战略管理的学派众多,现今较为主流的三大学派分别侧重于竞争、资源配置和目标三个不同方面。竞争战略学派认为经营的关键在于组织保持相对竞争优势,组织可以通过低成本、专业化和差异化战略在竞争中确定自身竞争优势;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则认为通过筹划来进行组织资源配置,并强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目标战略学派则强调组织的长期目的和目标及其实施过程的重要价值。所以综合的来看,战略管理是指让组织的自身能力去适应外部环境需求的一个过程,并使组织及其管理者能够制定和实施达到组织长期目的和具体目标的战略。它要求组织首先将自身在环境和竞争对手中间进行合理的定位,再根据人群需求、自身能力和对其他组织的控制能力来安排战略和服务,从而适应外部环境和保持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图2-3 战略管理的四大因素作用模式

从卫生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卫生机构的战略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医疗卫生机构为适应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并实现既定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战略性谋划和活动。它可以帮助分析和预测激烈的竞争环境的未来,并成为一种以寻求长期优势为目标的先进管理方法[22]

为了制定并保证战略的高效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研究者归纳总结了战略管理的四个因素模式,具体如图2-3所示,战略管理作为模式的核心被四个因素所环绕,即战略计划、组织结构、战略控制和资源需求,四大因素还被各外部制约因素所影响,战略在其中起着平衡内外部需求的作用,发挥着组织整体的功能,并利用可支配的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以达到组织的价值。这四大因素起着联系战略管理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作用,每个因素都能通过相互联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其他因素[23]

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也在积极运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管理理论,尽管卫生事业是具备一定公益性的非营利性事业,但是在组织运营方面的战略可以相互借鉴。当前我国政府在医疗机构的管理中提倡市场竞争,多种办医形式,从而发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优势和作用。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满足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明确自己在整个市场乃至卫生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制定适宜自身发展和系统运行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力[24]

3.行业价值链理论(Industrial Value Chain)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Porter教授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产业价值链理论是指机构应该从自身行业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自己与系统中其他个体(包括需方或客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协作和共享,以达到降低生产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其核心意义在于整合行业中松散的差异性明显的个体,以提高联合体生产(服务)效率并增强其行业竞争力的一种思想。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具有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其特殊性在于行业的最终目的是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其服务对象是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人。因此,我们在界定卫生服务行业的价值链时就不应该只局限于服务提供方行业内部的价值评估,更应该转变思维和价值导向到患者的角度,站在服务客体的立场,重新整合行业内外部的价值,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医疗卫生行业价值链[25]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体现主要包括知识的拥有和使用形成的组织内部价值,以及社会或患者对医疗卫生机构所提供服务的认可和满意度的组织外部价值两个方面。并且外部价值是内部价值得到实现的基本前提。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有其自身特性,并且必须由组织机构体系内部提供和社会外部所需一同来决定。现代营销理论强调,强调在外部营销吸引顾客保持利润的同时,内部营销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也是同样重要的。顾客的价值应该由高价值的服务来体现,高价值的服务势必由高满意度和高积极性的员工来完成。只有对服务利润链内在逻辑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才能真正增强组织机构的行业竞争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