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农村卫生资源整合成效分析

基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农村卫生资源整合成效分析

【摘要】:在人员对象抽样方面,每县抽取县卫生局相关业务负责人8名,县级医院临床医生15名,每乡镇卫生院医生及防保人员10人、每村卫生室全部村医和村卫生辖区内近半年内有过就诊记录的农村居民15人。

1.调研地区的选择

表1-1 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卫生资源状况

续表

注:以年末常住人口作为分母来计算。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资源配置两个维度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层次系统聚类分析,经济维度选取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卫生资源配置选取了2012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各省基本情况见表1-1,将上述两个变量指标进行Z值标注化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2所示。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整体经济卫生状况远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缺乏一般代表性,故放弃在第一类地区进行样本县的选择。第二、三、四类地区的省市自治区个数比为7:15:6,并考虑到我国东、中、西地区省市自治区的地理分布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程度和类型,最终确定在第二类地区中选择广东,第三类地区中选择青海、重庆,第四类地区中选择贵州,共四个地区进行调研。通过与主管部门沟通从每个省(直辖市)中已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县(区)中各抽取1个县作为样本县,最终确定的样本县为:广东省乐昌市、重庆市黔江区、贵州省思南县、青海省互助县。

2.抽样及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

在机构对象抽样方面,先抽取了代表不同经济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样本县4个,再根据县域内乡村一体化实施的情况及地理分布情况抽取4~6个乡镇,最后在每个乡镇所管辖范围内抽取3个村卫生室。最终,本研究共抽取4县21乡63村的机构样本数据。

在人员对象抽样方面,每县抽取县卫生局相关业务负责人8名,县级医院临床医生15名,每乡镇卫生院医生及防保人员10人、每村卫生室全部村医和村卫生辖区内近半年内有过就诊记录的农村居民15人。最终,本研究共有效回收机构人员数据272份,辖区居民数据1054份。

3.问卷调查

本研究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样本地区的人口社会发展、卫生资源现状、卫生服务状况等基本信息,并对样本地区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后,从结构资源、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卫生机构的绩效改变及居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4.关键人物定性访谈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县卫生局分管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副局长、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管相关政策推进的负责人、村卫生室负责人。

图1-2 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资源配置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

5.相关政策文件收集

收集2009—2012年度各县域内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地方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如:因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年度乡村一体化工作总结、村卫生室建设、村卫生室合同管理、人员聘用制度、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等)。

6.质量控制

本研究在调研前,通过调研人员集中培训的形式使得调查人员对调查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测量方法有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在调研现场,对每日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集中的数据一致性、完整性、逻辑性的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数据整理时,利用Epidata3.0软件建库,并采用双录的数据录入方法,及时对比纠正问题数据,以保证所有调研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