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 7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库。库用于监视包含项目的文件夹,及时记录项目变化。例如,通过“图片库”可以收集当前计算机、网络连接计算机及移动存储器中的图片文件的信息。图2-3-9库2.3.3.2Windows 7操作系统默认创建了4个库文档库。用于组织和排列视频,包括数字相机、摄像机剪辑以及从Internet下载的视频文件。......
2023-11-07
7.3.1 视听语言概述
视听语言作为一个影视专业术语,是指电影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它利用视听刺激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包括人们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
狭义上的视听语言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广义上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影视制作专业中,又指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
动画片中的视听语言的基本要素包括动画镜头、景别、动画的构图、镜头的运动等多方面内容。
7.3.2 动画片中的蒙太奇
1.蒙太奇的含义与发展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被引用到电影艺术领域,表示镜头的剪辑和组合。镜头是影片的基本单位,镜头的组接则是影视作品的结构方式,作为最独特的基础,它意味着将一部影视作品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
2.蒙太奇的叙述方法
导演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讲故事,较为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叙述性蒙太奇
注重于事件、动作过程的叙述,能够表现情节的发展和动作的连贯,是影片中应用最多的镜头连接方法。
(2)对比式蒙太奇
通过镜头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反差或冲突表达一定的含义。通过镜头、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或形式上的不同或相反,产生一定意义上的对照、冲击,表达作者情绪或思想。
(3)平行式蒙太奇
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划分为镜头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其采用迅速交替的方式造成逐渐强化的紧张气氛。
(4)交叉式蒙太奇
它强调并列表现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严格的同时性和密切的因果关系,故事片多用其来制造悬念、渲染紧张气氛。
(5)隐喻式蒙太奇
主要是通过上下两个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的意义、品质等方面的类似,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表达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
(6)重复式蒙太奇
代表一定寓意或表述一定内容的镜头、场面、段落,在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叙事结构中反复出现。
3.声音蒙太奇的叙述方法
(1)叫板式蒙太奇
上个镜头末尾提及或呼喊某一个人或某一种东西,在紧接着的下个镜头一开始,这个呼喊对象就出现了。
(2)对白式蒙太奇
把人物对话分成两半,再把分放各半的前后镜头连接起来,形成连贯的完整对话。
(3)音乐式蒙太奇
是一种运用音乐组接镜头的方法,可以串联很多镜头。
4.动画片蒙太奇结构的要求
动画片是由成百上千个镜头组织而成的。拍摄动画片就是要根据导演创作的分镜头剧本,先把每个镜头都制作好。分镜头中表现出的镜头结构要按照情节发展的脉络和导演的主观意图及创作风格,遵循观众理解、鉴赏的习惯和程序,运用镜头剪辑和组接规律来组合。动画片中,蒙太奇结构要遵循下列要求:
第一,逻辑性与完整性。动画片的镜头、场面之间的连接,要合乎剧情的逻辑性和人物行为的逻辑性,它要求剧情发展的环节与环节之间扣得更紧。但是局部要服从整体。所以蒙太奇在结构上要求完整,层次分明,以便引导观众紧紧跟随着剧情前进。
第二,形象性与节奏性。蒙太奇的结构必须具有形象的感染力,所以不能总是平铺直叙,要有跌宕的情节。
5.蒙太奇和作用
首先,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结构方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经过组接之后,会产生与每个单独镜头不同的效果,而这种组接把电影不断地往前推进,使情节有所发展。一组单独的画面经过精心的组合,会产生超过它们本身含义的寓意。
其次,蒙太奇具有创造时间与空间的作用。通过每个镜头的组接,从不同角度交代了镜头里的信息,也就交代了故事的时空关系。在创造假定性空间时,蒙太奇还有创造心理时间与心理空间的作用。它可以创造回忆、梦境、幻觉等。
另外,运用声画蒙太奇可以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在动画作品中,通过使声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相互作用,构成特殊的声画结合形象,产生新的含义,可以更加深刻、生动地揭示主题,给观众以联想、思考,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7.3.3 动画片场面调度
1.场面调度的概念及作用
场面调度原本是戏剧的术语,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在动画艺术制作中,场面调度是导演根据剧本对画框内一切的视听元素进行适当安排和巧妙设计,是导演使用的基本的、首要的手段。
场面调度的意义在于不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把剧情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场景调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画面的构成作用、传递外,利用场面调度还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创造特殊意境等,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2.动画作品中的场面调度
(1)场面调度的依据
场面调度的依据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如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导演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来产生场面调度的构思,并在影片摄制过程中逐步实现这一构思。
所以场面调度不是简单的场景布置和人物位置设计。场景中的一切都是为剧本讲述故事而生的。背景、道具、角色动作、颜色、光线、对白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些元素都依附在叙事的脉络上,都是为叙事服务的。
(2)场面调度主要内容
场面调度主要分成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部分。在动画场景调度中,演员的调度指角色调度,摄影机调度指镜头调度。
①角色(演员)调度。
在动画影片中,角色是指虚构的人物或其他生物或科技产品。
演员调度是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动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近态的变化,制造出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好的银幕效果。
演员调度是电影场面调度的基础,是它的依托。
角色(演员)调度的特点:
➢ 使观众注意他应该注意的人。
➢ 演员的位置被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大多数演员场面调度存在于观众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如果看到几个演员同时处于一个镜头中,那么他们所处的位置一定是精心安排的。
➢ 动画片演员调度要遵守动画片本身的叙事逻辑。
➢ 动画是将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但每个故事必须建立自己的叙事逻辑,无论如何夸张,场景设计和演员调度也必须符合这个逻辑。
➢ 调度要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情绪。每个角色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强烈个性,动画角色受到观众喜爱,便是源于这种独特的个性。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性格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做出不同的反应。
动画片中演员调度的权力虽然掌握在创作人员的手里,但不代表创作人员可以随意画上几根线条或者随意完成一段动作,就能决定演员如何调度。创作者赋予动画角色生命,并且赋予它完整的生命行为,表演和反应都要完全尊重角色的内心情绪。
②镜头调度。
镜头调度是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的视角,以及远、全、中、近、特的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镜头代表观众的眼睛,镜头调度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处,摄影机拍的地方就是观众看到的地方。
镜头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使观众感到好像亲自到达了现场一样,从一个地方走到了另一个地方。摄影机在拍片时的镜头运动,实质上就是观众的举动和导演的活动。
镜头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景别变化会造成观众视觉的骤变,这一幕空间的辽阔或狭窄会造成不同的情绪感染。根据距离,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根据运动方式,分推、拉、摇、移、跟、升、降;根据镜头拍摄角度,分为平拍、仰拍、俯拍、旋转拍等。
不同的摄影角度可以对一场戏进行不同程度的揭示,根据镜头拍摄位置,可分为正拍、反拍、侧拍等;根据镜头的视点,分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等。摄影机的主客观角度表明观众或者导演希望观众对一场戏持什么态度。
(3)场面调度的方法
场面调度是角色调度与镜头调度的有机结合,它们相辅相成。这两种调度的结合通常有以下6种方法:
①平面调度:
平面调度常常和镜头的摇移结合起来。在动画中使用得比较广泛,最常见的是通过背景的移动来实现人或交通工具的行进。
②纵深调度:
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变化,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空间感。
③重复调度:
相同或近似的角色调度或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④对比调度:
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镜头速度的对比、画面颜色的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等。
⑤象征性调度:
隐含某种寓意或者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含义。
⑥群众场面的调度:
动画的镜头中可能出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烘托一个情节,或者要求一个大的主题中做不同的动作。
7.3.4 动画片剪辑
1.剪辑的概念与作用
剪辑是把完成的原始素材经过选择,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镜头、一段一段素材剪断之后再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作品。
剪辑作为动画片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在视听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加强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关系,构成合理的蒙太奇,控制并影响影片的节奏,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整个动画片的艺术品位。
2.动画剪辑的特性
剪辑使镜头之间产生图形关系,形成一定的节奏,并且勾勒出镜头的时空关系。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加上动画片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导演的创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于是便逐步产生了剪辑专业人员:剪辑师和剪辑助理。这些专业人员从动画前期、中期制作组的筹备阶段开始,参加讨论分镜头剧本、人物角色设定、场景设定等,然后根据导演提供的分镜头剧本和动画摄影表的更为具体的方案来剪辑动画片。
剪辑一部动画片往往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镜头。同一场景中的内容通常都是集中拍摄的,剪辑时要按照内容的顺序重新编排。大部分镜头都拍得较长,需从中寻找最为理想的剪辑点。声音部分有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配音三种录音方法,对这三种录音方法所录下的声带,要以不同的工艺和方式进行处理。
3.剪辑的工作内容
剪辑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全部镜头进行精心的筛选和裁剪,按照最好银幕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在剪辑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调整镜头和场次,甚至删去多余的镜头或者段落。
当一系列镜头拍摄完毕后,如果按照原来设想的方案,组接起来的银幕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可以运用多种蒙太奇手法来调整节奏、渲染气氛、增强戏剧效果。还有些镜头需要分切成小段,和另外的镜头交叉组接起来,以创造气氛和节奏。
案例:
某个正在做宣讲工作的公司项目经理镜头和20个项目团队员工的特写:有的员工在点头微笑,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皱眉沉思。
把这些反应镜头剪在开会的特定时刻,就可以决定解说的脉络和意义。
①如果这个项目经理的提议得到团队成员的认可和支持,那么接着剪一个微笑的男人镜头,其含义是此项目的工作开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②如果你在其后面接上员工在皱眉沉思和玩手机的镜头,那么你就揭示了一个矛盾,项目经理的工作开展将受到来自员工的阻力。
4.动画剪辑的一般方法
从镜头到场景、到段落、到完成片的组接,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粗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
①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及人物的形体动作、对话、反应等将镜头连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②粗剪指是剪辑师将导演拍成的许多镜头按照逻辑有机地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基本的连贯、对比等。其中各个镜头排列的顺序已产生了电影感,有着基本的节奏。
③精剪是在粗剪的基础上,再次处理这些素材,通过分剪、挖剪、拼剪的方法对剪辑的初稿进行加工,进一步加强影片的细节,增强影片节奏,使它更符合戏剧性和客观事实,并能完美地体现导演的意图。
5.场景转换技巧
为了实现影片两个段落之间的衔接,凸显影片中时间或空间的转换,通常使用转场技巧,或者叫镜头转换技巧。
一场戏也称一幕戏,是指一段情节及所在的环境暂时告一段落。一幕戏的概念来源于歌剧,当舞台上一段情节结束后幕布拉上,新的一段情节开始时幕布拉开,由此得名。
一部动画片由几百甚至上千个镜头构成,怎样处理这些镜头的连接和不同场次情节的转换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设计分镜头画面的关键。
动画片在转场时,是画面逻辑关系和画面内容跳跃较大的地方。所以,导演在分镜头设计中,需特别注意场与场转换的流畅性,使观众观影时可以自然地阅读情节,欣赏画面,而不会被滞涩的镜头所困扰。
影片中的场景转换可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两种。
(1)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与剪辑密不可分,因此也可看作是一种剪辑技巧,有着明显的人工和特技机的痕迹,形成比较明显的段落感,一般被用作较大段落间的转换。从使用过程来讲,可分为:
a.淡出淡入
b.叠化
c.定格
d.停帧
e.划像、翻页等各种线形和图案
f.多画面镜头转场
……
(2)无技巧转场
无技巧转场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上下两段内容。使用无技巧剪辑,最大的可能性是从镜头内部寻找内在联系。在拍摄之初,也就是做分镜表时,就要找到镜头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点便是后期的剪辑点。
这种自然的过渡是建立在选择相宜镜头的基础上的。在连接处,通过一两个合适的镜头自然地承上启下,体现出编辑者的巧妙构思与创作技巧。常用的无技巧转场方式有:
a.相同主体转场
b. 主观镜头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接式转场
e.运动镜头和势能转场
f.利用遮挡元素转场(或称挡黑镜头)
g.利用景物镜头转场(或称空镜)
……
7.3.5 动画片节奏
1.关于节奏
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在动画片相当重要,其通过一帧帧的画面配合声音得到表达和呈现。它通过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
2.动画中的节奏
动画中具体的节奏包括原画中的动作节奏和镜头运动。镜头运动的节奏是指镜头运动的快慢,是加速还是减速。具体节奏还须根据剧本需求来设计。
镜头运动的速度是确定影片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节奏的强弱与镜头的快慢并不一定成正比。动画中一个镜头的平均时间约为3秒,设计镜头时间时,应尽量避免过多短镜头或过多长镜头的直接相连。长短镜头的交替使用,是通过时间对比实现的。
3.节奏的美感
(1)动画中声音节奏的美感
音乐是人类最直观的节奏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理论成为画面节奏把握的基础。
(2)动画片中画面节奏的美感
在实际运用中音乐与动画密不可分,将这两者结合,使动画片的走向更加多元化。
4.节奏处理的方法
节奏有三个形式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重复性、在时间间隔上具有相等性、轻重音调具有交叠性。根据这三个特征,再结合动画片的一些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动画节奏的处理方法。
(1)节奏处理的依据
情节的发展是构成动画片节奏的基础和依据,大致有三个方面:物体的运动速度、摄影机的运动速度、声画元素的相互对比。
(2)镜头节奏的处理方法
一部动画片中,全片中的节奏并不是一致的,处理每个元素的节奏,也就是处理在此镜头中的人物和背景的节奏问题,因此要考虑到摄影机的运动方式等问题。
有关动画基础案例教程的文章
在Windows 7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库。库用于监视包含项目的文件夹,及时记录项目变化。例如,通过“图片库”可以收集当前计算机、网络连接计算机及移动存储器中的图片文件的信息。图2-3-9库2.3.3.2Windows 7操作系统默认创建了4个库文档库。用于组织和排列视频,包括数字相机、摄像机剪辑以及从Internet下载的视频文件。......
2023-11-07
“动画”的中文叫法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称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动画片的界定也变得复杂了。确切地讲,动画片属于视听艺术范畴。“视觉暂留”理论成为动画与电影的基石,也加速了动画与影视的发展。......
2023-07-26
图4-2-7“函数参数”对话框4.2.3.2计算年平均盈亏平均值函数的计算与求和函数的计算基本一致,函数选择“AVERAGE”,计算区域为“B8:M8”。......
2023-11-07
系统标准库中有许多返回指针值的函数,如字符串处理、存储分配等标准库函数。返回指针值的函数的调用与普通函数的参数传递相同,所不同的是需要定义一个与其返回值数据类型相同的指针变量来接收返回值。求,要求使用静态局部变量和返回指针的函数方式进行处理。返回指针值函数设计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返回值(指针),总体原则是:返回的指针所对应的内存空间不能因该指针函数的返回而被释放掉。......
2023-11-20
图9-5动画定位尺图9-6打孔机9.1.5拷贝台拷贝台又叫透写台、透光台、临摹台,是制作漫画、动画时的专业工具。拷贝台是动画师和漫画师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图9-7拷贝台9.1.6动画桌动画桌也称透光桌、拷贝桌。图9-9赛璐珞片9.1.8动画规格框规格框也称安全框,是动画纸上的画面外延尺寸的边框,在框内所作的画才是有效的。......
2023-07-26
场景设计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围绕着它的基本概念展开的。而场景设计是指动漫游戏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环境空间设计。图6-1游戏《三国志》场景社会环境性如《再见萤火虫》中的场景表现了战乱时期日本社会环境。图6-4电影《阿凡达》场景6.1.2 场景设计的意义作用1.场景存在的最基本意义——交代时空关系场景设计在游戏、动画影片中提供了角色表演的特定时间与空间的舞台。......
2023-07-26
图8-15人行走时原地循环原画最后在接触帧和过渡帧之间插入抬腿交换重心的中间画,这就是走路的基本动作。图8-20人跑步动作分解原画8.2.3四足动物——运动中的马四足动物行走和奔跑的姿势千差万别,但也有规律可循。对于四足动物来说,骨骼结构决定了其运动状态,谈论四足动物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马。......
2023-07-26
图5-1-2Power Point 2010工作界面5.1.1.2使用模板创建现代型相册单击“文件”菜单。图5-1-4Backstage视图小明:Power 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中有很多窗格,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启动Power Point 2010后,系统将自动创建一个默认名为“演示文稿1.pptx”的空白演示文稿。可以在“视图”选项卡中进行几种视图的切换,或者单击Power Point 2010窗口右下角的“视图切换”按钮,如图5-1-7所示。......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