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19三维角色的多角度造型5.3.4头部的设计一个角色设计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色头部的设计。无论是人物角色还是动物角色,五官与头部基本形的处理都是设计的根本任务。......
2023-07-26
以动物角色为主的动画片非常多,如《战鸽飞翔》(图 5-34)、《马达加斯加2》(图5-35)等。在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动画中,要想做到使角色呼之欲出,必须对动物的结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对其运动规律进行研究,以恰当地把握动物的特点,塑造出鲜活灵动的角色。
图5-34 动画《战鸽飞翔》
图5-35 动画《马达加斯加2》
5.4.1 动物造型设计的卡通化
使用概括的造型手段来塑造动物卡通角色的形象是卡通式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法。实现由写实形象到卡通形象的转变,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造型规律,抓住动物外部造型特征、习性特征等要点,同时对角色形象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夸张、取舍,并加以归纳,使动物角色造型单纯化、趣味化,这样才能得出线条简洁、形象特征鲜明的动物卡通化造型。图5-36就是从写实形象到卡通形象的转变图。在卡通式的动物角色造型中,动物形象活泼鲜明,线条简单、概括。
图5-36 写实形象向卡通形象的转变
5.4.2 结构形式
任何一种动物的造型都包括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几何形体,如圆形、方形、倒三角形等,它们是动物造型结构的框架,如图5-37所示。用几何形体可以设计出新颖丰富的动物形象,在绘制上可采用以下两种技法:第一种是先画角色的骨架,再在骨架上添加圆形几何体,然后细致地画出肢体细节;另一种是用圆形作为造型的结构形式,然后根据需要修改成椭圆形、梨形,代表角色的头部、躯干,再在适当部位添加肢体和绘制局部细节。
图5-37 以几何形体为基础来丰富角色细节
5.4.3 常见的卡通动物造型
1.兽类
在众多的兽类动物中,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爪类和蹄类。
爪类动物一般属于食肉类动物,如虎、狗、猫等。它们身上有着较长的兽毛,脚上有锋利的爪子,脚底是富有弹性的肉垫,并且性情比较暴烈,身体肌肉柔韧,表层皮毛松软,能跑善跳,动作灵活,姿态多变,如图5-38所示。
蹄类动物一般属于食草动物。它们的脚上有着坚硬的脚蹄,有的头上还有一对自卫用的角。它们的性情大多比较温顺,容易驯养,身体肌肉结实,动作刚健,体形变化较小,能奔善跑,例如马、牛、鹿等,如图5-39所示。
图5-38 爪类动物卡通造型
图5-39 蹄类动物卡通造型
2.家禽
通常所说的家禽一般是指鸡、鸭、鹅等,都是以走路为主。它们除了靠双脚走路或在水中游之外,有时也能扑打双翅做一些短距离的飞行动作。这些家禽在走路的时候,头和脚往往互相配合运动。例如,鸡在走路时,脚爪离开地面并向前伸展,头向后收。当脚向前落地时,其头、身则向前伸长,以此来保持身体平衡。家禽形象也可以参照鸟类的造型,将其设计成类似于人类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情绪,如图5-40所示。
3.鸟类
常见的鸟类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阔翼类和雀类,如图5-41所示。通常阔翼类主要有鹰、天鹅、鹤和大雁等。这类鸟的特点是翅膀长而宽,颈部较长且灵活,动作柔和优美,扇翅动作有力且比较缓慢,走路动作与家禽的相似。雀类通常主要有麻雀、黄莺、山雀和菜鸡等,它们一般身体、翅膀比较小,动作轻盈灵活,飞行时动作较快,翅膀扇动的频率较高。雀类在地上很少用双脚交替行走,常常是双脚跳跃前进。
图5-40 家禽动物卡通造型
图5-41 鸟类角色造型
4.两栖类和爬行类
两栖类动物是指既能在陆地上活动,又能在水中活动的一类动物,比如青蛙。爬行类动物可分为有脚和无脚两类。有脚的爬行类动物,如乌龟、鳄鱼等(图5-42),它们能用四肢前后交替在陆地上爬行,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无脚的爬行动物,如蛇等(图5-43),它们在水中游动时,身体做“S”形曲线运动。在陆地上时,它们则靠左右摆动向前爬行,当发现猎物时,蛇的口中会吐出细长的舌头,并且迅速出击。
图5-42 有脚的爬行类角色造型
图5-43 无脚的爬行类角色造型
5.鱼类
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主要靠鱼鳍的扇动使身体呈流线型向前运动。鱼类可分为大鱼类、小鱼类和长尾鱼类三种,如图5-44所示。
图5-44 鱼类角色造型
6.昆虫
自然界中昆虫种类繁多,从昆虫的动作特点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以飞、爬和跳为主的三类,如图5-45所示。
图5-45 昆虫类角色造型
以飞为主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蜻蜓等。蝴蝶形态美丽,颜色鲜艳,翅大身轻,身子如纺锤状,两头尖中间大;蜜蜂身体圆粗,双翅短小,扇动频率快而急促;蜻蜓头大身体细长,双翅较长并平展在背上,飞行时快速振动双翅,飞行速度很快。
以爬为主的昆虫如小甲虫、瓢虫等。它们由于生活在地面或洞穴中,体形呈圆形,硬壳。有些昆虫身上长有好看的花纹,可以用来伪装自己。它们用身下的六条细腿交替向前爬行,遇到惊吓时,偶尔也会直线快速飞行。
以跳为主的昆虫如蟋蟀、蚱蜢等。它们头上一般都会有两根细长的触须,主要以跳为主向前行走,但也能用几条腿交替前进。它们的后腿粗壮,弹跳有力,蹦跳的距离也较远。
有关动画基础案例教程的文章
图5-19三维角色的多角度造型5.3.4头部的设计一个角色设计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色头部的设计。无论是人物角色还是动物角色,五官与头部基本形的处理都是设计的根本任务。......
2023-07-26
“动画”的中文叫法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称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动画片的界定也变得复杂了。确切地讲,动画片属于视听艺术范畴。“视觉暂留”理论成为动画与电影的基石,也加速了动画与影视的发展。......
2023-07-26
场景设计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围绕着它的基本概念展开的。而场景设计是指动漫游戏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环境空间设计。图6-1游戏《三国志》场景社会环境性如《再见萤火虫》中的场景表现了战乱时期日本社会环境。图6-4电影《阿凡达》场景6.1.2 场景设计的意义作用1.场景存在的最基本意义——交代时空关系场景设计在游戏、动画影片中提供了角色表演的特定时间与空间的舞台。......
2023-07-26
前期创作的人员是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人员一般不会太多,这一阶段的工作往往会交替进行,反复修改和讨论。图3-2文字分镜头《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图3-3《僵尸新娘》体现了蒂姆·伯顿独特的美术风格5.角色造型设计角色是给观众感受最为直接的动画元素,许多动画影片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角色。......
2023-07-26
导演会在动画分镜场景中绘画出角色表演的关键动作,这些动作设计参与塑造角色性格,并为之后原画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画面的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图7-15动画片《爆炸头星球》——中景⑤近景——表现人物半身活动或者指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适用于对人......
2023-07-26
图9-5动画定位尺图9-6打孔机9.1.5拷贝台拷贝台又叫透写台、透光台、临摹台,是制作漫画、动画时的专业工具。拷贝台是动画师和漫画师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图9-7拷贝台9.1.6动画桌动画桌也称透光桌、拷贝桌。图9-9赛璐珞片9.1.8动画规格框规格框也称安全框,是动画纸上的画面外延尺寸的边框,在框内所作的画才是有效的。......
2023-07-26
图2-17针幕动画图2-18哈气动画2.1.2立体动画立体动画相对于平面动画,主要采用立体形象进行动画创作,具体包括偶动画、实物动画和真人动画等形式。......
2023-07-26
图8-15人行走时原地循环原画最后在接触帧和过渡帧之间插入抬腿交换重心的中间画,这就是走路的基本动作。图8-20人跑步动作分解原画8.2.3四足动物——运动中的马四足动物行走和奔跑的姿势千差万别,但也有规律可循。对于四足动物来说,骨骼结构决定了其运动状态,谈论四足动物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马。......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