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回家乡建图书馆,促进学校阅读推广

回家乡建图书馆,促进学校阅读推广

【摘要】:但5年后,我们开始起步做乡村阅读推广。那么一个实体空间触摸不到的更大的乡村地区,就非常需要进入学校的阅读推广活动了。2015年我们接触到一家支持乡村阅读推广的公益基金会,对方答应我们全力支持乡村阅读推广项目,能提供整个项目一年所需的十几万元资金。珠岙小学全体教师开会,要在教师之间做阅读推广。2017年的天时地利,再加上一味“人和”就齐了——馆内专人负责与学校、老师对接。

捐赠方拖了几箱书送到村小,老师、孩子们拆开书捧着,和捐赠方对着镜头咧嘴大笑,咔嚓,定格。

谈起乡村阅读推广,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样一副喜气洋洋的画面。的确,在物资匮乏的地区,有书是最最基础的一步。有书看,是阅读推广的最基础环节。但是在三门,有为需要做这件事吗?5年前,我们的答案是——不。三门不需要这种低门槛高成本的送书活动。

但5年后,我们开始起步做乡村阅读推广。

是送书,却比送书要难得多。

图书馆落地在县城,几年下来做出点成绩,但也总被质疑“精英化”“不像一个真正的公益机构”,大家总认为,做公益就要做最卓有成效的弥补社会差距的工作,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图书馆在县城的工作到底是不是仅仅让“有资源有能力的人更上一层楼”这里暂且不论。实际上,理事会从一开始就想要进入学校,为三门县内的小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但进展总是不尽如人意。

我从小爱看书,对另外一个理事小山而言,书更加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深知,生活在我们的家乡,通过阅读获得的终身学习的方法,一生受用。成长在四线城市,灵魂在一线城市。我想,一线城市的灵魂并不是指有多么高深的知识,而是指有着积极向上、追求自我提升的精神面貌。而阅读是人们追求自我提升时,很难绕过的一环。

在经济和信息皆不发达的年代,书籍是物美价廉的存在。一本书既像万花筒又像时光通道,小镇少年在书中发觉,原来人生是一场长久的马拉松,视野不会单单落在18岁那年的那场考试。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不过信息时代来临也不意味着书的价值即将消失。在我看来,互联网的初衷是让信息分享、传递更为便利,而如今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太过紧密。一打开网页,购物、游戏等各种各样的链接会扰乱人的注意力。相比较而言,书籍在提供信息之外还在培养和塑造人的专注力、深度思考的能力与耐力。

如果把有为比作一个人,有两条腿走路,那么阅读推广始终是有为不可或缺的一条腿。各项文化活动既是交流,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为阅读输送动力。只限于图书馆,只影响县城这个小范围,我们知道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学生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走进学校是有为一定要走的路。图书馆周边的学生,除了在学校,还有机会到馆里直接看书、参加活动。那么一个实体空间触摸不到的更大的乡村地区,就非常需要进入学校的阅读推广活动了。

但是,进学校,还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第一道难关是没钱。2015年我们接触到一家支持乡村阅读推广的公益基金会,对方答应我们全力支持乡村阅读推广项目,能提供整个项目一年所需的十几万元资金。结果,在准备项目启动时对方机构临时出了变故,答应的项目款也无法到账。

没钱是看得见的障碍,要进入村小,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障碍。

项目计划启动时,我和有为的同事通过一些校长、教育局里面的熟人关系,去村小进行调研。我发现,阅读室往往位于学校最不起眼的角落,平时很少开放不说,书籍也比较旧。一些书籍堆在高层书架上,小朋友很难自己取到书。我们说我们是公益机构,想在该校做阅读推广,老师笑呵呵地回应,表示欢迎。但我看得出来,对方也只是礼貌应和而已。大部分村小的老师,都在等待一个调去城里工作的机会。留下来的老师,由于年资久、年龄偏大,创新改革的动力实在不足。另外,想在学校内部推行项目,若没有教育部门的官方同意、学校领导层的投入与支持,真正是寸步难行。

2015年怎么说都不是一个好时机。乡村阅读推广,还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到2017年,同事们再去调研乡村阅读推广的可能性时,与我之前遇到的就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情形了。

2017年,同事们是被乡村学校的老师邀请去的。

珠岙小学全体教师开会,要在教师之间做阅读推广。珠岙小学的老师立即想到自己在有为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久前才参加过读书会。于是学校把馆长雪娇邀请过去,请她一定要用小太阳的火热点燃这个教师动员会议。珠岙小学距离城区算不上太远,大约12公里。一路向西,行驶在公路上,路过一个个村庄,古旧的石屋、新式的喷绘——掠过,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珠岙小学。

介绍同事们过去的郑丽苗老师是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她看到有为在县城的学校中做一人一书,自己也仿照一人一书的形式,用学校的阅览室开展了这项活动。她带领同事们参观学生们的成果,在她教的班级里,学生制作的书籍推荐卡贴在门口,贴在后墙,稚嫩的笔触画着他们所理解的书中画面,写着简单质朴的推荐语。“我教小学生,可能他们还是太小了,总结归纳得不好,”郑丽苗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很多同学不大会写,就模仿书上本身的推荐语或者网上搜索一下。不过我想也没事,小学嘛,还可以模仿一下。我也还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一句两句讲讲也行。”之前一人一书项目由图书馆推动与学校合作时,基本上都是在初中班级进行的。郑丽苗老师的“徒弟”章宸旖老师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她对有为做的事情感到既新奇又激动。

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推广中小学阅读,各个学校的校长、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但传统的乡镇学校缺乏好的方式方法,名师讲座的资源也往往落不到乡镇。而2017年的有为已在本地扎根了5年,通过绘本故事、素养课程,建立了比较好的本地信任度。2017年的天时地利,再加上一味“人和”就齐了——馆内专人负责与学校、老师对接。

能让图书馆进入学校,乡镇学校的老师们绝对有很大的功劳。而有为真正能把学校阅读工作做起来,主要还是政策推动。以前各个学校都专注在考试成绩上,现在行政上有要求,学校也都将推广学生阅读作为重点工作。但老师们没有机会接受很好的培训,缺乏技能,上阅读课与平时上课差不多。另外,真正特别热心阅读推广的老师的数量也比较有限。社区公益图书馆的优势在于,经过多年积累,我们很方便对接外面的讲师资源,持续给乡镇老师提供方法与场域。

章宸旖老师后来常常泡图书馆,也把她弟弟送来参加夏令营,自己做梦想课的志愿老师,又是改教案又是一周不间断地参加带队活动。后来她自己更是在珠岙小学独立带了一期夏令营。

谁说年轻教师就想着跳槽另谋生路呢?谁说乡村教师不求进取没有活力呢?

这些老师身上,有光在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