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梁文道访问回家乡并建图书馆

梁文道访问回家乡并建图书馆

【摘要】:直到下午3点半后,朋友圈里出现了狂喜、激动的大型追星现场,三门的朋友们陆续发出消息——“梁文道来有为图书馆啦!”而邀请梁文道的这次讲座,耗时22个月又15天,将近两年。2012年10月,在《开卷8分钟》这台节目里,梁文道推荐了几本中国农村研究相关的书。2013年1月,梁文道出版了《味道》系列的3本书,谈吃食与人文社会。海边人吃海鲜,一般讲究清蒸,只为保持海鲜的原味。其次,吃麦焦一般不坐在桌边。

“明天(4月10日,周五)因举办活动,10∶30—15∶30闭馆,也就是说,下午3点半才开馆,请读者朋友们互相转告哦。”

自开馆起,除了周二、春节以及夏季的台风天,图书馆日日敞开大门迎接读者。到假期,读者更是多,馆里工作当然也极其繁忙,只有到了工作日,馆员们才有机会轮流休假。苦中作乐的年轻人们笑称:“挺好,错峰上班,错峰出游。”

怎么这个周五突然闭馆大半天?就连有为远方的朋友们都有些疑惑。

直到下午3点半后,朋友圈里出现了狂喜、激动的大型追星现场,三门的朋友们陆续发出消息——“梁文道来有为图书馆啦!”我露出“老母亲”般欣慰的笑容。

有为每回办讲座,一般需要花3个月,从确认嘉宾、讲座内容到安排嘉宾到访的最终行程,都要来回打磨细化。而邀请梁文道的这次讲座,耗时22个月又15天,将近两年。

梁先生,昵称道长,他是真的忙。

他既是作家,勤于动手写文章,光2009这一年,就出版了《噪音太多》《常识》《我执》《读者》4本新书。他又当电视评论员,滔滔不绝评时事,同时做着《锵锵三人行》《开卷8分钟》《走向2010》《时事直通车》4档节目。道长还不满足于写文论道,他热心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开办书院、参加游行等。

邀请这样的大忙人到小小的三门,到名不见经传的有为,困难吗?要我说,没有什么困难是厚脸皮、硬头皮不能解决的,如果一次不能,那就两次、三次……

2012年10月,在《开卷8分钟》这台节目里,梁文道推荐了几本中国农村研究相关的书。其中一本是《夏村社会》。

我们的作者萧楼就选了他小时候他家的奶妈住的那个村子,是浙江的(一个)村落,那么这个村已经不再是传统农村了,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它早就变成城镇化的一部分,现在不是很多这种村嘛,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田地了,也没有什么人在农耕了,基本上都是搞水泥庄稼

《夏村社会》试图全方位地把这个村从1976年到2006年,这30年间的变迁做了一个几乎是全景式的描述,谈谈村子里面的生活,谈谈村子里面的政治,谈谈村子里面的经济状况,谈谈村子里面的各种历史事件。

……

比方说浙江这么一个相对比较富庶、经济发达的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区域,它其实跟整个世界经济体系,跟国家的政治思维有关系,所以我们首先注意到一个特点,就是萧楼在书中提到,外部力量实际上就是文化单位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夏村应该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缩影,应当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广泛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观察它是怎么变化的。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以小村见大村的讲法,而是要看看一个村怎么样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但这个外部力量其实也就是它内部一个要处理的元素。

正巧,《夏村社会》里的夏村,就在三门。

于是,我在2013年4月托朋友转交给梁先生的邀请函中写道:“您曾经推荐过的社会学著作《夏村社会》即是在此进行社会调查。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我们致力于民间阅读推广、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进行公益企业化的探索……”

而三门或许还有一个吸引道长来的点。

2013年1月,梁文道出版了《味道》系列的3本书,谈吃食与人文社会。梁文道的文艺粉丝们惊呼:“原来道长对吃也颇有研究,是隐形吃货啊!”后来我想,梁先生最终定下行程,也许一半原因得归功于三门美食

海滨小城,有的是好吃又便宜的平民美食,小海鲜是三门一绝。三门虽不是旅游热门目的地,三门小海鲜倒是早就成了出道新星,活跃在荧屏上。风靡华人圈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以及央视的另一档纪录片《味·道》都来拍过三门小海鲜。

三门是著名的青蟹之乡,每年青蟹的产量据说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我在深圳上海等地出差,还常能看到家乡美食出现在路边,三门海鲜排档的招牌在夜里闪烁。据说,我们的小海鲜好吃,是因为近海在咸淡水交汇处,跳跳鱼、望潮、蛏子、沙蒜……数着数着我都要流口水了,往海边去,在滩涂上随便抓,都能找到一众贝类等海鲜的踪迹。三门人把这种从滩涂捕获海鲜的谋生方式叫作“讨小海”。讨小海是我们关于童年最美的回忆。

每年夏暑悄褪,秋凉将至,号称“三门青蟹,横行世界”的青蟹就败在了捉蟹人的手下,被送进了菜市场的大玻璃缸中,任人挑选。它们的下一站,是三门人的餐桌,或被装入三门人的中秋礼盒。外壳青如山中岩石的青蟹,一经蒸炒烹调,就变得金灿灿黄澄澄,倒真有几分中秋圆月的光芒。

海边人吃海鲜,一般讲究清蒸,只为保持海鲜的原味。在外地,也看到有盐烤、油煎、姜葱炒等多种做法,如果在三门,这些做法难免被人笑话。每年秋季,三门本地会举办“驰名中外”的青蟹节,张牙舞爪的青蟹,被草绳绑着变得乖乖的,娇贵地只能撑过几天。因此,要吃蟹,必须趁早。

如果说海鲜算味蕾奢侈品,那么小吃就是居家生活必备良品。三门的小吃种类极多,有两样绝对是“团建”上品。几乎每一个来过三门的人,都对本地的特色冷饮“草糊冻”难以忘怀。最正宗的“草糊冻”据说来自山中石壁上或海边的藤蔓植物。经过熬煮冷却等复杂工序,它最终变成褐色胶状的物体,简单来说,草糊冻就是可口可乐色的果冻。喝的时候用铁勺快快搅碎,加冰水、薄荷、桂花糖浆,酷热时节一口喝下,“冰冰凉,透心凉”用在“草糊冻”上很贴切!每年,不知道多少志愿者为了这一口夏日饮品,对三门念念不忘。一杯“草糊冻”就是一杯乡愁

“麦焦”据传也是穷人家的智慧,取一张薄薄的面饼,里面裹上萝卜丝、蛋皮丝、猪肝丝、炒米面、卤肉、洋葱……各种菜色备齐,一大盘又一大盘,想吃什么自己包,卷一卷,叠一叠,再不顾形象地一口咬下去,吃的人和看的人都乐极了。

麦焦也叫“麦油脂”,是台州传统食品中的一种,逢年过节都是必备的佳肴,属于大菜。也是啊,农村谁家随随便便能弄10来个菜呢?

麦焦宴在我心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村的鸡尾酒会。为啥呢?

首先,吃麦焦一般都叫上二三十个人。不像真正的聚会吃饭,所以吃麦焦不用等人凑齐一起吃。随到随包,两分钟一个饼。其次,吃麦焦一般不坐在桌边。因为你得把有限的空间让出来给大家包。所以,吃的人就得拿着面饼转悠。一转悠,就容易遇到熟人、要打招呼,就产生了社交属性,大家家长里短,气氛尤为热络。最后呢,麦焦还特别方便打包,第一顿的麦焦叫作鲜麦焦,而第二顿的麦焦就是用油重新煎炒的了,别有风味。家里来亲戚了,吃不了还得兜着几个麦焦走,第二天把饼从中间一切两半,用平底锅煎几分钟,将外皮煎得酥脆金黄,就着泡饭汤吃,好吃呢!

道长来三门那天,尝的又是另一种小吃——炒米线。江湖传说,这道炒米线“进可亮相星级酒店,退可安守街边小摊,入可藏于麦焦之中,出可独立成席待客”。可谓随遇而安,宠辱不惊。这种被三门人称作炒米面的小吃,属于丰俭由人的民间食品典范。蛋、洋葱、卷心菜、香菇……您随意加!来了贵客,我们就加跳跳鱼干。关于跳跳鱼的一切,请查看《舌尖上的中国2》。跳跳鱼、望潮……道长,您吃的不是美食,是渔民的人生况味啊!

说了这么多,邀请能成功,三分靠运气,两分靠厚脸皮,还有大半是因为梁先生本来对图书馆与书,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吧。2015年,梁文道正巧有到台州市区的行程安排。我赶紧再次邀请他顺道来有为图书馆一访,这次终于成功了!

有为讲座的一般做法是,网络公布时间、地点,不设门槛,接受听众空降,只要有人愿意来听,我们都一个服务态度:“好好好!来,坐!”而梁先生的粉丝数量很是庞大,这次恐怕不行吧?道长的年轻粉丝们一旦知道这个消息,还不得翘课翘班,乘个高铁就来了?

跟梁文道先生沟通讨论后,他表示也希望低调一些,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型分享会。于是,这次讲座只做了内部邀请,只发送信息给有为的核心义工与读者,是一次事先不张扬的非主流讲座。这次专属福利可算给多年默默辛劳的义工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以下是梁文道先生当天分享讲座的简要记录。

少年时的图书馆

我小时候在台湾念书时,一开始进入图书馆,只是用书嬉戏、打闹,到后来打累了,也开始看书。到年纪大了一些后,为了准备课业而迷上了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不要小看儿童的好胜和好奇心

孩子的阅读方式

我因为阅读而知道了一点同学不知道的知识,由此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孩子的激励是非常大的。孩子的阅读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孩子们不太会去想一本书到底说了些什么,而是关注这些文字符号说了哪些他想看到的东西。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宇宙,会塑造不同类型的人。

问答环节

问:梁先生在海峡两岸香港都生活过,感觉大家的阅读习惯有何不同?

梁文道先生:虽然大家感觉这里的阅读风气不好,但实际上却有不少的阅读人口,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大而比率比较小。香港的阅读风气一直都不好,但香港作家对待文字的态度最严肃、最单纯。我小时候,台湾阅读风气很盛,各行各业都有阅读的人,而且还推荐书给我看。但是时代让台湾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很多年轻人渐渐选择通过摄影、设计去表达自己,而不再单纯依靠文字。

问:您怎么看待读经典呢?

梁文道先生:经典不一定就是好书。之所以要读经典,是因为经典都是曾经有巨大影响力的书,可以透过经典去了解那个时代。

整个活动结束,我们请道长录一个简短的视频,希望他说几句勉励图书馆的话。没想到梁先生思考了一下,认真且真诚地说了一段:“有为图书馆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学校的图书馆,不是很大的一个地方,但对孩子来说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有为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小学生,还包括整个城市的居民,它是一个市民的空间。有这么一帮热心的人快乐地做着这样一件事,这真的是很单纯地从阅读而来的乐趣,希望大家像我一样,我支持有为,加入我们吧!”

早期的有为讲座系列,比如“环游全球N天”与“真人图书馆”等栏目,介绍的是世界上其他地区及其文化,各种不同性格、想法的人的生活和工作,这些都是给青少年、小朋友开阔视野做准备。而这次梁文道的讲座,来的都是大朋友。从他们闪闪的眼神、欣喜的笑容中,我看到,做好一个大朋友,找回独立的自己,也与小朋友们成长为行动独立、思想不拘的人一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