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蕲春学习经验分享

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蕲春学习经验分享

【摘要】:不如起来,上网查查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不是已经存在。眼前的搜索栏,成为我与另一个世界、Cynthia与二妹的连接口。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图书馆了。“NGO在大陆地区创建、资助民间图书馆,主要走的是面向基层的路线,以农民及其子女为服务对象,包括农村学校图书馆、乡村社区图书馆、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等。”

回到香港已是傍晚时分。

想着这个酝酿了十几年、猛地又从心底里蹿上来的念头,我激动得完全睡不着觉,到了凌晨,还是辗转反侧。不如起来,上网查查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不是已经存在。

2011年这个凌晨之前,我完完全全是公益、教育、图书馆这些关键词的门外汉。我拿到的两个学士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都看似与“人文关怀”毫无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作公益的“反义词”——英语、土地经济金融学……若无意外,我的人生应该继续精致利己的精英路线,当高级打工仔,帮老板搞上市、买油田。

偏偏意外发生了。

二妹的心里,涌动着一股“二”到极致的冲劲:“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就去做吧,永远不会迟!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就变成下辈子,谁又能知道,还有没有下辈子。”

眼前的搜索栏,成为我与另一个世界、Cynthia与二妹的连接口。输入“公益图书馆”,立即得到很多结果,《NGO援建民间图书馆发展报告(2011年)》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底,国内外51家NGO(非政府组织)已在我国大陆地区建设民间图书馆26023个,投入资金近3亿元,捐赠书刊逾千万册,提供志愿者服务近两万人次。”

哇!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图书馆了。

“这些图书馆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贫困落后的乡村。”

我深呼吸,浙江不贫困,三门不落后,但精神生活并不会因经济富足而直接有所提升。

“NGO在大陆地区创建、资助民间图书馆,主要走的是面向基层的路线,以农民及其子女为服务对象,包括农村学校图书馆、乡村社区图书馆、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等。”

只是提供书籍吗?我们三门可不是缺书的地方啊。这似乎与我的设想还差一点。

我继续搜寻,紧盯着一些与自己设想相符的内容,终于,《中国文化报》2011年5月10日综合新闻版的一篇报道让我眼前一亮:

“××乡村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很特殊。基于青少年群体,该馆提供了多种教育服务:阅读书目、选修课、读书会、电影欣赏、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等。

“在远景规划中,该乡村图书馆将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百分之一县级地区、以县域为服务范围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它是长期工作,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最终将汇入当地文化,成为文化基础设施。”

的确,在我心目中,阅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好书,更多的是在于通过各种方式,通往向内自我发掘、向外体验世界的探索之路。这应该就是我想建的图书馆的样子!

“以图书为载体,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这些想法也与我模糊的愿望不谋而合,而且我们也符合开办类似图书馆的条件。

什么叫符合条件呢?两个关键词:县级地区、本地支持人士。

三门县,海游镇(今海游街道),要求一,“打钩”,符合!本地支持人士,我,章二妹是第一个,“打钩”!符合。

等等,我章二妹一个人能撑得起一个本地理事会吗?一定得再找伙伴啊!

看着窗外灯光漫天、深夜不熄的港岛,料想我这个“本地人士”未来几年内,仍然会满世界飞到脚不着地,根本就鞭长莫及。得再找一个或一些靠谱的“本地支持人士”。

“杨!小!山!”我脑子里立刻冒出第一个人选,心里确定:“他一定对这件事感兴趣!”

小山是我少女时代的偶像。是的,这点毫不夸张。

他是我中学时代的学霸学长,常穿白衣白裤,风度翩翩,温文尔雅,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非也非也。

杨小山是电台主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当年是三门本地调频台的一位名嘴。

小山在我心目中是个传奇人物,初中时,我听他在调频电台里谈天说地,便对他崇拜不已,他是少女章瑾心目中的三门文艺界头号人物,嘴里典故是典故,幽默是幽默,文采斐然。后来我才知道,小山竟然从未读过大学,全靠自学成才,他当过主播,做过公务员,又自己摸索做起生意,白手起家,自己的产品从小县城起步,卖向海外。知晓这些细节后,我对他的佩服和崇敬又添了几分。

我和小山只见过两次,第一次是初中时,电台对积极参加节目活动的小姑娘有一个奖励,主播杨小山带我参观广播电台。第二次,就是2011年6月的这次。

我,小山,还有我一个老同学麻俊,我们三个坐在家乡那条穿城而过的珠游溪边一个名叫“9号公馆”的龙虾馆,剥龙虾,喝啤酒。

三位朋友见面聊八卦,也相互吐槽着我们40万人口的县城,看一场像样的电影都要开车50分钟去隔壁的临海市。三门不仅经济上在台州排在最后,而且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回来。即使回来,他们也往往会在父母的压力下去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银行职员。排在这些工作后面的是老板。大大小小都是老板,只要有个地方是你说了算,你就可以被称为老板。但如果你不是老板,没有自己的“地盘”,那么即使薪酬再高也只是个“打工的”,在小城,这将极度影响你在婚恋市场上的评分。

夏夜的晚风习习拂面,龙虾馆人头攒动,吱吱的油声和食客们或高或低的交谈声,构成了那个夏天里,对我来说最经典的对海滨小镇的记忆,人情味十足,带着微醺的朦胧美。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场景里的人,以及这个龙虾馆,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刚产生做图书馆这个念头时,马上就想到了依靠阅读自学成才的小山。他在网络世界里插科打诨写段子,金句信手拈来,简直不像一个正经生意人。我想,作为自称“终身阅读的受益者”的人,小山一定不会拒绝这个机会吧。

另外,高中毕业之后,我先后到重庆、英国剑桥、北京、香港求学或工作,难得回家,对家乡的记忆,除了中学时代的模糊印象,可能就只有永远难以忘怀的杨梅的滋味了。因此我特别需要有一位伙伴,能扎扎实实了解家乡的现实情况,并继续找到可能的支持人士,小山当时就在县城办企业,门路广,经常与公务员打交道,人又热情爽朗,邀请他入伙,再合适不过。

“喂,小山,我想办一个图书馆。你觉得怎么样啊?”

“可以啊。”

电话拨通,小山果然一句废话没有,马上答应。我们敲定下一个步骤,与要考察学习的图书馆取得联系,先实地探访,再讨论下一步如何推进。

两周后,我休假直飞武汉和我妈老蔡会合,一起踏上前往湖北蕲春黄侃图书馆的考察之旅。老蔡这会儿才意识到她女儿的的确确是玩“真”的。家里那个每年能收租十余万元的仓库,也许不久就得变身为“一个不赚钱的图书馆”。数年后,二妹在有为图书馆这个小江湖里被称为“坑主”(我们把找人参与/开发新项目,叫“挖坑”),老蔡是真真切切的入坑者1号。

正式出发前,我做了一些功课。

第一件事,发了条微博,在朋友中做了一个小调查。我问大家:“如果你的小学、中学可以重来一次,希望自己曾经读过哪些书/看过哪些电影/听过哪些音乐/加入过哪些兴趣小组/上过哪些选修课/了解什么知识?”

朋友们的踊跃回复让我发现,原来大部分在农村长大的同龄人都有同样的遗憾。比如少年时代兴趣不被鼓励,甚至被扼杀,此后再没能拾起;少年时代接触的书几乎只有课本没有其他,只能在更多地接触世界之后,艳羡城里的娃们有艺术节,能很早就体验到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

没有一种爱好可以选择作为一生的事业,这何尝不是我的遗憾。

第二件事,准备好一份完整的策划书。我把当时能搜寻、了解、掌握的关于建立公益图书馆的信息都过了一遍,做了一份正正经经的策划书,把该考虑的问题都列了出来。比如,图书馆如何命名,场地,与学校图书馆的区别,怎样取得本地政府的支持,启动资金如何筹措,长期参与计划及量化考核指标,如何组织捐赠等。我还草拟了新馆建设和管理的一般流程以及推进时间表。

当时写的细则也许粗糙稚嫩,最粗糙、最任性的可能要数策划书上那个从来没用过的名字——三门旅港文化促进会。

别问,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出来的……

怀揣策划书和好奇心,我和老蔡一行人在晨光中出发,抵达目的地时,已是夜里,我们打着手电,伴着稀疏的星和清冷的风抵达住处,第二天一早被鸟儿叽叽喳喳地叫醒。蕲春这个小镇,很多地方像极了三门,有山、有溪,只不过没有江浙地区那么富庶。

我们要去的图书馆,设在镇上一所中学的正对门,说是图书馆,这里更像图书室。目测书籍不超过3000册,小小的、干干净净的。放学后,三三两两的孩子就会来到这里,熟稔又害羞地与驻馆志愿者聊天,这倒是我中学时不曾在学校图书馆有过的体验。图书馆还给学生们开天文课,志愿者讲解天文望远镜构造,相约晚上7点再一起找星星。

志愿者、馆员工作在图书馆,吃住也在图书馆。到了休息吃饭时,我和老蔡一边和几位工作人员包饺子,一边和其他机构来考察的人聊天。谈话间我也了解到原来挺多人早就已经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尽力减少教育的遗憾,让教育真正地启发人、培育人,使人成长。

这里的人都很热情、可爱。馆员来自天南地北。一位来自广东的前猎头与正在馆内教孩子们体育课的馆员是情侣。他们相识在公益事业中,对我说:“在这里更容易找到价值观一致的人。”没错,当时我就收到了老蔡投来的含有深意的目光。有一位正在Gap Year[1]的女生,正在蕲春进行一项为期一年的与联合国女童权益保护相关的田野调查,她早出晚归,独立完成项目,我们基本没说上什么话。一位主要做人文教育的应届毕业生,与我一起来到他所服务的小学,在那天的班会课上,这位年轻人要与孩子们望望星空、谈谈宇宙。馆长满脸黝黑、人很憨厚,他应该是这个年轻的机构最资深的员工之一了。他话不多,只是默默地为我们安排好旅社,更多的时间,他在整理书架、更新微博、购买图书、辅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

这一次最大的收获,就是与总干事李老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我们都认同:在浙东沿海,经济无忧,风气相对开放,三门的这个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独立注册的组织[2],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在蕲春,黄侃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在为小读者找寻书籍 二妹摄

那一晚,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厨房兼餐厅暖意浓浓。李老师的第一个孩子卡尔松刚刚出生,他的太太新月总是面露微笑,像一个少女一样。我妈去市场买了肉,剁了馅,给大家包了一顿饺子。大家虽然没有喝酒,却也觉得像受到了众神的祝福。我妈蘸了一点饺子汤给卡尔松,算是给这个小宝贝开了荤。

一切真的都要开始了,世界正在等待着我们。

【注释】

[1]Gap Year即间隔年,在欧美国家比较流行,近年在中国年轻的学生中也渐渐流行。它指的是在一段时期内(通常为升学前或工作前),在一个与自己成长环境、受教育环境不同的地方生活,并做一个项目。——编者注

[2]正规地开展社会工作,需要成为在当地民政局注册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有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有为图书馆注册的是民办非企业,属于社会服务机构的一种。详情可参见民政部网站《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