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战国简帛材料汇总及其地域特点:曾侯乙墓与楚国出土的简帛

战国简帛材料汇总及其地域特点:曾侯乙墓与楚国出土的简帛

【摘要】:目前所见的战国简帛材料,除了曾侯乙墓所出属曾国之外,大体都是楚国的遗物。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一般比较笼统地称为楚简,从其出土地和历史归属来看,这样说并无问题。不过,楚国出土的竹简,其简文内容、书写用字未必皆属楚。《说文》古文多被认为主要来自孔子壁中书。当然,战国文字字形的地域之“异”有其相对性,它们仍是一家之眷属,异同并见,互有影响。

目前所见的战国简帛材料,除了曾侯乙墓所出属曾国之外,大体都是楚国的遗物。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一般比较笼统地称为楚简,从其出土地和历史归属来看,这样说并无问题。不过,楚国出土的竹简,其简文内容、书写用字未必皆属楚。早期发现的如信阳、望山、包山等楚墓的竹简,因为多属楚国人实用性的文书档案,并不存在是否“属”楚的问题;但以典籍古书为内容的郭店、上博等竹简,情况就较为复杂。就内容而言,诸如郭店简《缁衣》、《唐虞之道》等篇目,其作者并非楚人,而上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竞公疟》等更是齐国史料,文献来源显然并非楚国。这些文献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从别国引进的书籍,文字风格上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引进地的特点;二是由楚国人转抄的别国文献,当中有的可能完全实现了楚文字的转写,有的则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源文献的一些文字特点。目前还很难对书籍性质的竹简文字作十分准确的国别界定,但有些篇章确实存在“非楚”的特点,则是不争的事实。郭店《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语丛》(一~三)和上博《缁衣》就是被学者明确提出来具有齐系文字特点的抄本。

以下举本书所选录的上博《缁衣》及郭店《语丛三》(见“居处从游之损益”条)等简文中出现的几个例子来说明齐、楚文字形体和用字习惯的差异。

(1)好:好(郭店《缁衣》42)——(上博《缁衣》21)

从女、从子的“好”字贯串整个汉字历史,读为“好”的“”字出土文献仅见于上博《缁衣》和郭店《语丛一》、《语丛二》。传抄古文还能找到“”的遗迹。《说文》:“,人姓也。从女、丑声。《商书》曰:无有作。”段玉裁注:“壁中古文叚为好。”今本《书·洪范》作“无有作好”,《古文四声韵》引古《尚书》则作“”。一般认为,传抄古文主要来源于孔子壁中书,壁中书正是齐鲁一系的文字。

(2)匹:駜(郭店《缁衣》42)——(上博《缁衣》21)

“匹”字金文作“”(卫簋),亦见于随县竹简,随县竹简还有写作“”(简131)之例,增马旁作马匹之“匹”的专字。一般楚文献马匹之“匹”作“駜”,匹夫之“匹”作“佖”,皆从必得声,马、人作为义符各适其义。“”还见于郭店《唐虞之道》,应是承金文“匹”字写法而变,右下所从近于匕旁,可能也是有意改造的字形。

(3)疑(郭店《缁衣》43)——(上博《缁衣》22)

“疑”字战国文字多从心表意,楚文字以“矣”为声,上博《缁衣》则以“”为声。“矣”虽是“”的分化字,但二者及相关之字战国时代都有明显的地域分野。楚文字之“矣”、“”,上博《缁衣》、郭店《唐虞之道》诸篇分别作“”、“”,连仅是与之形近的“舜”字,也有类似分立,楚文字作“”,《唐虞之道》作“”。“舜”字《说文》古文作“”,即后者之讹变。

(4)莊(郭店《穷达以时》8)——(郭店《语丛三》9)

庄敬之“莊”楚文字皆写作“”(“”同时也表示“臧”这个字);郭店《语丛三》则写作“”,右半构形虽未详,但与《说文》“莊”字古文吻合。《说文》古文多被认为主要来自孔子壁中书。

《说文叙》谓战国时代“诸侯力政,不统于王”,造成“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战国时代因为不同政治区域的分治,文字形制确确实实存在着地域差异,故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东西土文字说,当世学者进而分齐、楚、燕、三晋、秦等系对战国文字进行分域研究。当然,战国文字字形的地域之“异”有其相对性,它们仍是一家之眷属,异同并见,互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