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见的战国简帛材料,除了曾侯乙墓所出属曾国之外,大体都是楚国的遗物。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一般比较笼统地称为楚简,从其出土地和历史归属来看,这样说并无问题。不过,楚国出土的竹简,其简文内容、书写用字未必皆属楚。《说文》古文多被认为主要来自孔子壁中书。当然,战国文字字形的地域之“异”有其相对性,它们仍是一家之眷属,异同并见,互有影响。......
2023-07-26
[1]楚简。郭店简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1号楚墓,现藏荆门市博物馆。同墓出土竹简800余枚,简长从15厘米到32.5厘米不等,其中有字简730枚,总字数12000余字。郭店楚简均为典籍古书,包括《老子》、《缁衣》、《五行》等,整理者共编为16种18篇,这是近世首次大规模发现的先秦竹书,一直备受瞩目。上博简1994年前后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入,现藏上海博物馆。上博藏简总数超过1200枚,35000多字(其后续有入藏,数量未公布)。上博简内容包括近百种战国古籍,其中有《周易》、《缁衣》等可与传世文献比勘的篇章,更有大量先秦佚籍,种类繁多,不少篇章还有多个抄本,在学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店楚简与上博楚简均有可与今本《礼记·缁衣》对读的《缁衣》篇。各版本文字、内容、章节次序颇有不同。郭店《缁衣》共47简,竹简两端均修削成梯形,简长32.5厘米;上博《缁衣》共24简(部分有残断,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战国简1亦属此篇),竹简两端亦呈梯形,简长54.3厘米。本条选取了郭店、上博两个版本对应今本《缁衣》第20章的内容。郭店简42首端尚有“旨我周行”4字,简43末端尚有“子曰”二字,分属前后章节,中有墨钉隔开。上博简21上半尚有33字属上章,简22下半尚有15字属下章,亦有句读符号分隔。上述本章以外的内容这里不作介绍。
[2]:从马、必声,是为马匹之“匹”造的专字,《说文》亦有此字形,训为“马饱”。上博简之“匹”字作“
”,右下近于匕旁,可能也是有意改造的字形。今本《缁衣》作“正”,郑玄注:“‘正’当为‘匹’,字之误也。‘匹’谓知识朋友。”郝懿行谓:“盖汉隶书‘匹’‘正’形近,所以致误,非古字通也。”简文可证郑说正确。
[3]“少”下衍重文符号。“少人”即“小人”,“小”、“少”古本一字,秦系分化为两字,然仍混用无别;六国通用“少”,兼表后世小、少二词之义。
[4]小人岂能好其匹:今本《缁衣》作“小人毒其正”,“毒”或训为怨恨,则是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5]战国文字“友”或赘增无义偏旁“口”,口旁又常增饰笔于其中而同于“甘”。“友”《说文》古文或作“”,即是这类写法的进一步讹变。
[6]向:与《说文》训“北出牖”的“向”不是一个字,字形来源待考,楚文字中记录“向”这个词,本简中与“方”对举,可解释为(共同的)志向。今本《缁衣》作“乡”;上博简作“”,是金文“
”字异体,即《说文》新附的“薌”字,“乡”、“
”以音近通读为“向”。
[7]“”字可分拆为彳、木、丮、
四个部分,“
”是“丮”下赘增之形旁,类似的情况两周金文十分常见。丮
与木组合,即省去土旁的“埶”,“埶”与“爾”古音相近可通,从彳与从辵同义,故“
”为“邇”字异体。
[8]:从见、或声,为“惑”字异体,上博简即作“惑”。
[9]:从心、矣声,是楚文字疑惑之“疑”的专字。上博简作“
”,从心、
声
、矣为同一字的分化,故“
”为“
”之异体。
[10]:从戈,上博简作“
”,从攴,攴旁与戈旁义近通用。二形左半所从,或以为是从“
”字分化的一个字,音近于“求”,用为声旁。
、
用为仇匹之“仇”或“逑”,今本《礼记·缁衣》作“君子好仇”,郑玄注:“仇,匹也。”今本《诗·周南·关雎》作“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
[11]简文“君子”合文,以“子”字上半为共用部件。
[12]:从子、丑声,“好”字异体。详下延展阅读。
[13]:从口、之声,为“詩”字异体。“詩”字《说文》古文作“
”,亦从之得声。
有关战国简帛读本的文章
目前所见的战国简帛材料,除了曾侯乙墓所出属曾国之外,大体都是楚国的遗物。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一般比较笼统地称为楚简,从其出土地和历史归属来看,这样说并无问题。不过,楚国出土的竹简,其简文内容、书写用字未必皆属楚。《说文》古文多被认为主要来自孔子壁中书。当然,战国文字字形的地域之“异”有其相对性,它们仍是一家之眷属,异同并见,互有影响。......
2023-07-26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名篇很多,比如《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咏怀古迹》《登岳阳楼》等等,但是你知道他现存最早的诗是哪一首吗?现存最早的杜甫诗作是他在25岁时写的诗:《望岳》。次年,他来到了泰山脚下,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没有登上泰山,只留下了一首《望岳》。......
2023-07-26
2.不适用情况将流体作为连续介质来处理流体静止或流动时的性质变化,对于大部分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准确的。在研究黏性流体力学时,流体的黏性通常用动力黏度,又简称为黏度来表示,并将黏性流体视为牛顿流体。......
2023-06-29
一、1958年12月,国务院表彰“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岑溪县西宁商店二、1983年2月,自治区政府授予全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农资公司化肥科玉林县供销合作社上林县乔贤供销合作社鹿寨县雒容供销合作社灵川县九屋供销合作社靖西县龙临供销合作社灵山县太平供销合作社三、1986年全国商业系统文明单位桂林市日用杂品公司阳桥商场四、1986年全国商业系统先进企业(单位)平南县丹竹供销合作社玉......
2023-08-31
地面塌陷分为4个等级。目前,已见有22个省(自治区)发育这类地面塌陷,其中以桂、粤、黔、湘、赣、川、滇、鄂、冀、鲁等省(自治区)最为发育。其他各类地面塌陷分布零散,发育规模和危害性相对较小。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发生了岩溶地面塌陷灾害。不合理的或强度过大的人类活动都有可能诱发或导致地面塌陷。这种人为活动是采矿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我国已有许多矿区发生了这类地面塌陷,并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危害。......
2023-11-04
显然,句中“这”使后半句显得很简洁,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成是对前文内容的一个指代性转述。不难看出,“这”的转述就属于“用文中其他词句来表达某些语句的含义”。下面以《大自然的语言》最后两段为例,来谈一谈这种指代性转述的几种不同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可知,文中“这”等指代性转述的内容分别是:①这个因素——高下的差异。“这”的指代性转述是转述的一种简单形式。......
2023-08-07
据《礼记·月令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麦、菽、稷、麻、黍五种;据《吕氏春秋·审时篇》是禾、黍、稻、麻、菽、麦六种,大体上是和西周春秋时代差不多的。古时或称为粟,其中比较精良的称为粱。当时在北方的粮食作物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稷。前人对黍、稷的认识很不一致,近人已分辨清楚。所食的麻当是一种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也称为或苴。上述六种农作物,是这时人民的主要粮食。......
2023-08-29
因此,我们讲简帛文献更多的是指简牍文献,只是由于人们习惯将二者连称,故此仍用“简帛文献”概念。帛书的特点是便于卷起收藏,故敦煌文书又称“敦煌卷子”。简牍是由单片组成,故其在形状、长短、编连上均存在一些制度,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可见“椠”是未经加工析片的简牍原料的称呼。......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