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过零丁洋》:史上永恒之壮歌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

《过零丁洋》:史上永恒之壮歌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

【摘要】:1279年,文天祥被押解北上,路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写下了千古壮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想起自己曾经在江西抗元,兵败从惶恐滩撤离时的惶恐心情;而现在又身陷敌手,经过零丁洋。从那以后,每当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刻,人们总会想起文天祥,想起他的《过零丁洋》,而他伟大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前赴后继,为民族献身。

1235年,蒙古军队大举攻宋,南宋朝廷极力抵抗,从此揭开了历时近五十年的抗元战争序幕。

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称帝,改国号为元。1274年,元军大举南下,宋军四散溃逃。1276年,元军围困了南宋首都临安,谢太后打算向元军求和,元军统帅伯颜要求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谁知道丞相陈宜中知道之后竟然连夜出逃。无奈之下,谢太后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出城与元军议和。文天祥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文天祥出城以后,怒斥元军,毫不屈服,结果被元军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带着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着前往北方,路上趁元军不注意逃了出来。他在战火纷飞中逃难两个月,终于到达温州。这两个月文天祥多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他后来在《〈指南录〉后序》中回忆: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面临如此多的生命危险,文天祥一直忍辱苟活,他借用前人的话说明了自己的目的:将以有为也。

1276年,文天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昰任命为右丞相,他继续在东南率军坚持抗元。但是南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两年后,文天祥兵败被俘。

忽必烈早就听说文天祥的大名,对他十分敬重,于是要元军把他押送到大都,希望能够劝降他。1279年,文天祥被押解北上,路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写下了千古壮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56年,文天祥在进士考试中得中第一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如果在其他时代,等待文天祥的不仅是春风得意、鲜衣怒马,更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但是,他却不幸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夕,那时候元军大举攻宋已经21年了。从踏入仕途那一天起,文天祥便无时无刻不为垂死的南宋王朝殚精竭虑,但是却无力回天。当他第二次被元军俘虏,被押北上时,他不无心酸地想到,自己历尽辛苦终于考中进士,可是面临的却是国家沦亡的局面。20年来,曾经如火如荼的抗元斗争现在也只剩下稀少的一些战斗,自己从起兵勤王到兵败被俘,4年的艰苦奋斗,依然无法挽回大宋王朝覆灭的命运。

山河已经破碎,如风中残絮四处飘飞,文天祥自己的命运也跟着国家一起沉浮,如暴雨中的浮萍,无法安定。

文天祥想起自己曾经在江西抗元,兵败从惶恐滩撤离时的惶恐心情;而现在又身陷敌手,经过零丁洋。想到国事已不可收拾,王朝已注定沦亡,心里充满了悲愤和凄凉。

但是,文天祥内心已经下定决心,即便山河已经变色,国家已经灭亡,也绝不向外族屈服,更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苟活。在这首诗的末尾,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既然都要死,那么希望我这颗红心能够超越生命,照亮历史,照亮所有后来者面前的路!

到大都之后,他拒绝了忽必烈的无数次劝降,威武不屈。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崖山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见突围无望,背着8岁的宋末帝赵昺跳海自杀。不少宫人与大臣也随即跳海。据史载,以身殉国者达十余万人。南宋最终灭亡。

即便知道南宋已经灭亡,文天祥仍然坚持不降。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借古代仁人志士的例子来勉励自己: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被害。就义前,他向南方跪拜,从容引颈,时年48岁。他死后,人们在他衣服里发现一首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牺牲了,但是如他所说,他的名字被永远镌刻进了中国的历史,成了忠贞不屈的代名词。从那以后,每当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刻,人们总会想起文天祥,想起他的《过零丁洋》,而他伟大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前赴后继,为民族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