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夏昆带你探寻古诗文:登飞来峰的境界(初中卷)

夏昆带你探寻古诗文:登飞来峰的境界(初中卷)

【摘要】:跟大鹏与寒蝉、斑鸠一样,不同的人达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飞来峰是一种地质奇观。于是人们称之为“飞来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了。

庄周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和老子并列,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周在他的著作《庄子》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北方的大海中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这条大鱼非常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更神奇的是,它会变化成一只名叫鹏的鸟,鹏也很巨大,它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宽。大风刮起的时候,鹏就会扶摇直上九万里,乘着大风,一直飞往南方的大海。寒蝉、斑鸠嘲笑大鹏:“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起飞,碰到树就停下,这种飞翔难道不也是自由自在吗?何必要辛辛苦苦飞到南方呢?”对这些小鸟的看法,庄子说:“小智慧是比不上大智慧的,这两种虫子又知道什么!”(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

在这个故事里,庄子谈到的其实是境界的问题。

这里的境界,指的是人生达到的状态和境地。跟大鹏与寒蝉、斑鸠一样,不同的人达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生活在凡庸的草丛中,他们抬眼望见的可能只有草窠与树枝,就如井底之蛙一样,他们对天地的理解也是狭隘有限的;有些人可能如黄鹂、白鹭一样,可以飞到更高的天空,他们的眼界比前者更宽,见识比前者更广,但是终究力量有限,还不能飞到青云之上;而少数人可能就如大鹏一样,能够“绝云气,负青天”“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飞到最高的高空,于是达到最高的境界。而境界的不同带来的是认知水平的不同,一般说来,境界低的人是无法理解境界高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所以秦末的义军领袖陈胜曾经长叹说:“燕子和麻雀哪里能知道大雁、天鹅的志向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是一种地质奇观。科学家们认为,飞来峰的形成是因为老的岩层覆盖在新的岩层之上,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老的岩层受到严重剥蚀,最后残留的部分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之上,就形成了飞来峰。我国很多地方都有飞来峰奇观,比如,安徽天柱山飞来峰,黄山飞来峰,庐山飞来石,四川龙门山地质公园飞来峰,等。不过最有名的飞来峰,应该是杭州宝林山。据说这座山是从山东飞过来的,所以叫“飞来峰”;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叫慧理的印度僧人来到杭州,看到这座山后大惊道:“这是天竺国灵鹫山的一个小岭,怎么飞到这里来了?”于是人们称之为“飞来峰”。两种说法都给宝林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很早以前这里就成了旅游胜地。唐宋的时候这里有一座高塔,名叫应天塔。游飞来峰的人大多都会登一下应天塔,如果是文人墨客,当然免不了用诗文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了。

这首诗第一句就描述了应天塔之高:飞来峰上的应天塔据说有千寻之高。寻是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7尺或者8尺,宋代1尺约等于31.68厘米,1寻(以1寻为7尺计算)就约等于221厘米,千寻就是2200米。这显然是夸张了。当今世界最高楼,迪拜的哈利法塔也不过828米,不到“千寻”的一半,作者这样说,显然是为了突出应天塔之高,跟李白夸张地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一样的。既然塔这么高,那么登上高塔,能够见到的景象自然是与平地不一样的,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鸡鸣时分,登上高塔,能够见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作者只是想描写应天塔之高吗?错了。

宋诗跟唐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唐诗大多抒情,强调的是“情趣”;宋诗多说理,强调的是“理趣”。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前面描写应天塔之高,还是想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后两句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身在高塔最高层。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又是著名政治家,曾经两度担任宰相,主持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可以说他是不折不扣的精英阶层。在这个层面上,他肯定是以大鹏自许的。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摆脱凡庸的牵绊和遮蔽,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就必须像王之涣说的那样“更上一层楼”。否则,我们很容易像庄子笔下的斑鸠和寒蝉一样,安于平庸,甚至乐于成为井底之蛙。登楼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那么,要怎么才能登上尽可能高的楼,进入尽可能高的人生境界呢?王安石在这首诗里没有直说,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要靠坚持不懈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眼界自然会放宽,境界也自然会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