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

【摘要】:不管是王子猷,还是贾岛或叶绍翁,都没有追求到常人所认为的功利目的上的成功,但是他们却在这种不完美中寻找到了另一种完美,而他们留下的故事和诗歌,也成就了艺术上的完美。于是就有了这首《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如果贾岛的朋友没有去采药,肯定不会有《寻隐者不遇》;如果花园的主人大方地打开门,肯定不会有《游园不值》;如果赵师秀的朋友应约准时到来,当然也不会有《约客》。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天夜晚下大雪,他醒来后要仆人斟酒来喝。他一边喝酒,一边赏雪,吟诵左思的《招隐》诗。突然他想起朋友戴安道。戴安道当时住在剡地,于是王子猷连夜乘小船去拜访戴安道。船走了一夜,终于到了目的地。可是王子猷到了门口却回身走了。人们很奇怪,问他为何这样。他说:“我乘兴而来,乘兴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王子猷的做法乍一看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明明连夜来访友,好不容易赶了一晚上终于到朋友家门前,却反身而走,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毛病。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他的动机,也许又会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王子猷因为赏雪而思念友人,于是兴师动众连夜拜访,也许他拜访友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目的,只是觉得在这雪夜访友,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兴致勃勃的事情。那么,是否能见到友人似乎也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在这件事中最饶有兴味的其实就是前去访友的过程。当这个过程结束后,他也就觉得“兴尽”,转身回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放在我们身上,也许会觉得连朋友面都没有见到就直接回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意义”是没有的,但是这样却很有“意思”。

寻人不见或者被朋友爽约是生活中让人郁闷的事情,但是在艺术家笔下,这种郁闷却经常能够让人从功利的目的中跳出来。当原先预定的轨道发生变化时,旁逸斜出,不经意间让人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

比如贾岛去寻访一个隐士朋友,不巧朋友出去采药了。他问童子:“你师父在哪里?什么时候回来?”童子也不清楚,只说师父就在这云笼雾罩的深山中,至于在哪里,何时回来,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再比如,叶绍翁兴致勃勃去别人家的花园游玩,却吃了闭门羹,他不无责怪地想:这个主人肯定是小气鬼,就像怕我进园子踩坏了他的青苔似的。但是叩门半天,门终究没开。叶绍翁只好失望地离去。谁知道在转身正要走的时候,眼一瞥却看到了一枝红杏开得正艳,从高高的墙内探出了头。一瞬间,叶绍翁甚至觉得这一枝红杏比整个花园的花都更鲜艳美丽,它热烈地绽放在春风里,让叶绍翁刚才的郁闷一扫而空,觉得自己不虚此行。于是就有了《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管是王子猷,还是贾岛或叶绍翁,都没有追求到常人所认为的功利目的上的成功,但是他们却在这种不完美中寻找到了另一种完美,而他们留下的故事和诗歌,也成就了艺术上的完美。

南宋的赵师秀也遇到了这种生活中的不完美。

有一天晚上,他约朋友来下棋。当时正是江南的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雨悠悠然地下着,外面的一切都笼罩在雨雾中。池塘的水涨了,岸边的青草更加翠绿,雨声中时时传来蛙声。可是约好的朋友却一直没有出现,赵师秀等啊等,都等到半夜了,朋友还是没来。棋盘早已摆好,棋子也已经分好,桌上的油灯已经燃了很久,一段灯芯已经烧残,残留在火焰里,变成了灯花。赵师秀百无聊赖地用棋子敲打着桌子,轻微的震动将灯花震落到了桌上。于是就有了这首《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的朋友后来到底来没来,我们不知道,不过这也不重要了。朋友的爽约虽然让赵师秀苦等到半夜,但是正是由于这苦等,让他不经意跳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开始注意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比如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青草池塘里的蛙声,甚至是灯花因细小震动而落下的样子。如果贾岛的朋友没有去采药,肯定不会有《寻隐者不遇》;如果花园的主人大方地打开门,肯定不会有《游园不值》;如果赵师秀的朋友应约准时到来,当然也不会有《约客》。正是诗人们捕捉到这些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且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出来,才有了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某种意义上,也许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不完美,正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拥有了完美的艺术、完美的诗歌。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