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问:中秋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前两年播出的中国首部穿越电视剧《神话》中,主人公易小川一不小心穿越到了秦朝,他与家人分隔于相差两千余的时空,不仅身处他乡,而且周围无熟悉之人,这时他才明白亲人的重要。到了明代,民间逐渐开始流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到了今天,在中秋节时吃月饼,已经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将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2023-08-08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也叫“月夕”“八月节”,那天的月亮比其他时候更圆、更亮。在中国,圆也象征着团圆,在这一天,人们仰望圆圆的满月,自然就会有与亲人团聚的期盼,所以,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如此重要,古代关于中秋的诗词也不会少,如: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里面就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名句;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佳句;除此之外,还有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等。不过说起中秋节,中国人最先想起的诗词一定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时候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一直到天亮,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前面有个小序,告诉我们这个中秋之夜,苏轼喝酒喝了个通宵(欢饮达旦),同时也告诉我们这首词也是表达他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思念。
苏轼和弟弟苏辙感情一直很好。小的时候他们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读书,成年后,父亲苏洵带着两兄弟离开四川眉山,来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兄弟俩双双高中,一时传为佳话。
之后不久,他们父母相继去世,只留下两兄弟,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好了。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苏辙在山东做官,为了离弟弟近一些,苏轼也请求调到山东,于是来到了密州。但是两兄弟整天都忙于公务,虽说相距不远,却也很难有机会相聚,这让苏轼更加伤感。加上为官十余年,经历了不少官场的险滩暗礁,这让他更觉得仕途险恶,更感亲情可贵。于是在这个无法与弟弟团聚的中秋,苏轼通宵大醉之后,写下了这千古名篇。
在这首词里,苏轼说,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在人们的头顶?我端着酒杯,向青天提出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在天上神仙居住的宫阙里,天上一日,等于地上一年,那么今天,天上是哪一年呢?面对世间的种种无奈与不圆满,我真想乘着清风飞上天际,可是又害怕到了天上的琼楼玉宇,太高的地方,我受不了那里的寒冷。我在月光下起舞,与自己的影子共舞,天上的日子哪里比得上人间欢乐呢?月光从朱红的阁楼间西沉,降到雕花的窗户下面,夜已深,月光照着无法安睡的我。其实不应该有遗憾,月亮哪里总能像上次离别时那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这是上天的规律,从古到今,很难有真正的圆满。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地长久生活在这世上,以后即便是相隔千里,我们也能共享一轮圆月了。
生命总是有分离、思念、悲伤、痛苦的,永远不会是圆满的。面对这种不圆满,有些人选择的是逃避生活,遁入空门;有些人选择的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而苏轼的选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肯定人间的不圆满,但是又指出,这种不圆满其实是自然规律,与生老病死一样,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也没有必要改变。如果没有分离,怎么能真正体会感情的真挚?如果没有失去,哪里能真正体会拥有的可贵?因此作者没有选择“乘风归去”,当然更不必消极抱怨,逃避遁世,要珍惜人间的每一分美好,哪怕是与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也是乐在其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是面对人间的不圆满,我们仍然有各种痛苦悲哀,该如何解决?苏轼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办法:我们彼此珍重,好好生活,即便是在中秋之夜暂时不能团聚,但是当我们仰望同一轮圆月的时候,我们的心也是在一起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有关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卷)的文章
第53问:中秋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前两年播出的中国首部穿越电视剧《神话》中,主人公易小川一不小心穿越到了秦朝,他与家人分隔于相差两千余的时空,不仅身处他乡,而且周围无熟悉之人,这时他才明白亲人的重要。到了明代,民间逐渐开始流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到了今天,在中秋节时吃月饼,已经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将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2023-08-08
在这片灯海中,还可见一束束似萤火虫般的光点,那是人们中秋月夜祈月的柚子香。“柚子香祈月”这种中秋节古俗源于何时,难以考究,只知道很久以前,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是这般祭祀月亮的。目前壮族地区仍有这种习俗。中秋夜,大人们也常常用酸柚子给小孩制作传统的节日玩具——酸柚子灯笼。桂林的中秋节习俗古朴而又情感丰富,使山水动情,柚子飘香。朋友,你若在中秋节踏上桂林的土地,可千万别错过到漓江岸边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
2023-11-05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历来重视家人团圆,中秋节正以月之圆寓意人之圆,以月亮寄托对家乡、家人的思念。对幼儿来说,参与创设与中秋节主题相吻合的环境,有助于其初步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内涵,感受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幼儿可自主操作,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故事传说。教师还可在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增加中秋节主题的材料,增加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
2023-0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假期3天。春节是民间最为隆重的节日,又称“过年”,家家贴门神,放鞭炮。清明公历4月5日,法定节假日。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或“蒲节”,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而赛龙舟等传统文体活动则依然举行。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法定节日。......
2023-08-20
厦肉和闽南各地中秋节夜有全家人围在一起戏饼的习俗。为了骨肉团圆,为了参加家里玩状元饼,许多台胞和旅届海外的乡亲,到了中秋节,纷纷踏上归途,回到大陆与亲人团聚,畅述思亲之情,共享天伦之乐。中秋节搏饼之俗一直流传着。为了冲淡郑军官兵的乡愁,郑成功特请谋士为他们设计一套玩月饼的游戏,让官兵们在中秋节夜晚戏玩。......
2023-11-18
图9-7为90后大学生一天中收听广播的时间,由图可见:23%的学生选择晚上10点-11点,19.2%的学生选择晚上11点-12点,16.5%的学生选择晚上12点-1点,13.2%的学生选择晚上9点-10点,有11.3%的学生选择上午11点-12点,11.3%的学生选择上午7点-8点,11.1%的学生选择下午5点-6点。由此可见,晚上10点到1点是90后收听广播最集中的时间,其次是上午11点至12点、上午7点至8点、下午5点至6点。......
2023-10-02
近年来,江苏新闻广播在本地收听市场稳居前三并多次冲击第一。我们着力拓展与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的联系,及时发布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权威信息,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受到各方欢迎。2015年8月,省政府确定江苏交通广播为“江苏应急广播”,凡遇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新闻广播与应急广播联手,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最快速度组织连线,迅速多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及时疏导社情,很多时候成为其他媒体的重要信源。......
2023-11-22
中秋摆塔,由八月十三夜开始至十五夜,十六日即拆掉,收起留存。每年添置补充,年年摆塔,遂成福州中秋传统习俗。中秋寻乐来摆塔《福建岁时风俗考》讲:“闽人对于中秋此节日,颇为重视,相互馈遣月饼,夜聚家人欢饮。长辈者购泥塑孩儿,互遣孩童。家家均于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陈列所有泥孩,层层布置,加添古董、玩具、盆花、稻秧等于厅堂,供人玩赏,名曰‘排塔’,此风福州最盛。”排塔是福州中秋节特色之一。......
2023-0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