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饮酒》揭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谁

《饮酒》揭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谁

【摘要】:陶渊明的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洒脱恬淡,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他之所以成为后代无数文人的偶像,跟他清高的性格有关。当时东晋朝廷腐败,外敌环伺,内乱不断。陶渊明很是不满,但还是决定前去。陶渊明本来就一肚子火,听了这话后大怒说:“我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很喜欢喝酒,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这些饮酒诗中,最有名的就是这首。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果我们穿越到唐代和宋代,问一些大诗人:“您最崇拜的偶像是谁?”你知道他们最可能回答是谁吗?

很可能,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最崇拜的偶像是陶渊明。”

这可不是开玩笑,很多大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拜。比如孟浩然曾说:“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这个“陶征君”指的就是陶渊明;王维曾说:“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偶然作六首》)意思是陶渊明性格天真,很喜欢喝酒;李白曾说:“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九日登山》)意思是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后辞官回乡,再不跟世人去争相追逐名利;白居易在游览了陶渊明故居后则发出感慨:“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访陶公旧宅》)意思是污垢无法玷污美玉,凤凰也不会去吃肮脏的食物;宋代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的学生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意思是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诗人,但是唯独喜欢陶渊明的诗;王安石对陶渊明《饮酒》中的两句叹赏不已:“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赞美陶渊明的诗说:“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鹧鸪天》一词中盛赞陶渊明:“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除了这些著名诗人、词人,历朝历代陶渊明的“粉丝”都很多,直到现在,不少人还把陶渊明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那么,陶渊明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成为这么多著名文学家的偶像呢?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改名陶潜,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洒脱恬淡,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他之所以成为后代无数文人的偶像,跟他清高的性格有关。

陶渊明自幼学习刻苦,饱读诗书,但是他也受到道家学派的影响,爱好自然,不喜欢荣华富贵。二十来岁的时候,为了谋生,陶渊明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先后当过一些小官。当时东晋朝廷腐败,外敌环伺,内乱不断。陶渊明对社会人事颇为失望,一直希望能够辞官还乡。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担任彭泽县县令。这一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来彭泽县视察。这个督邮盛气凌人,一到县里就差人叫县令去拜见他。陶渊明很是不满,但还是决定前去。正要动身的时候,小吏说:“您拜见督邮大人,还是应该穿上官服,束上衣带,不然有失体统。”陶渊明本来就一肚子火,听了这话后大怒说:“我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他干脆辞官不做,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的陶渊明由于失去了生活来源,和家人一度生活十分艰难,他曾经有过犹豫和彷徨,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陶渊明很喜欢饮酒,但因家里穷,经常买不起酒。有些做官的朋友知道这一点,有时候就偷偷给他送酒来。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又没有酒喝了,他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闲坐在那里。过了不久,来了一个给官府当差的小吏,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专程派人来给他送酒。陶渊明得到酒后就自顾自地喝起来,直到大醉而归。

陶渊明很喜欢喝酒,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诗或抒发对人世间险恶的感慨,或描写隐居生活的闲适,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典范。在这些饮酒诗中,最有名的就是这首。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诗中作者写道:我在人来人往的尘世中结庐而居,却没有车马往来的喧嚣嘈杂。人们问我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我回答心距离尘世远了,位置也就自然变得偏僻了。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一抬头就悠然看到巍峨的南山。傍晚的时候,山里的景色越发美好,飞鸟相约着飞回鸟巢。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要辨识,却早已忘记了用什么语言表达

除了饮酒诗,陶渊明还写了大量的咏怀诗和田园诗,事实上他也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对后代的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影响很大,而他不慕荣利、恬然淡泊的心境更是后世文人梦想企及的境界,因此,前面说的那么多著名文人都是陶渊明的“粉丝”也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