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昌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王昌龄是著名诗人,我们对他的《出塞二首》等诗篇很熟悉。李白听说后,既痛心朋友的遭际,又牵挂朋友的安危,于是写下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惜,王昌龄的人生并没有因这些朋友的关怀而有所改变。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离开了龙标,来到安徽,不知道为什么,刺史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
2023-07-26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担任翰林供奉。那时候,李白以为自己多年的壮志终于得到实现的机会,终能以一腔才华报答国家。狂喜之余,他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诗句。可是到了长安之后,他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梦想实在差距太远。所谓翰林供奉,只不过是在皇帝身边供差遣的弄臣而已,根本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更不用说治国安邦了。而且李白因为狂放好酒,又得罪了杨贵妃、高力士、杨国忠等一帮大人物,这也给他的前途设下了重重阻碍。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实际上就是变相被赶出了长安。
回望宫殿城阙,李白感慨万千,他必须离开京城,却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还能做什么。在这一年,他写下了三首《行路难》,最有名的就是这一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的意思是:装在金杯中的美酒价格昂贵,一斗就要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珍馐美味也价值万钱。我放下酒杯和筷子,怎么也吃不下去。拔出宝剑,四下环顾却不知道砍向何方,心中一片茫然。我想渡过黄河,可是河道已被冰封,想登上太行,可是大雪封山。多想能够像姜太公一样垂钓渭水,遇到重视贤才的周文王,更希望像伊尹一样梦见乘舟来到太阳边,被商汤发现。行路难,行路难!太多的岔路,真正的大道到底在哪里?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机会一定会到来,那时候我可以高挂云帆渡过沧海!
刚刚经历过仕途的第一次波折,李白此时的心情是十分郁闷的。一辈子好酒的他,见了美酒佳肴竟然没有丝毫的欲望。他拔出宝剑,却不知道敌人是谁,在哪里。这位剑术高超的剑客竟困扰于自己的剑应该砍向何方。
李白25岁仗剑出游,走遍天下,希望用自己满腹的才华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但是这个天真的诗人一点都不了解官场的凶险、人心的叵测,两年前“仰天大笑出门去”,料不到两年后落得如此下场。
可是李白又突然想到,自己现在才44岁,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时期,虽然经历了这次失败,谁又能说自己以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姜子牙72岁遇见周文王被重用,最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伊尹本来是个奴隶,后来被商汤重用成为一代贤臣,谁又能说自己以后就注定默默无闻呢?想到这里,李白心中又燃起了一点希望。可是回顾当下,自己却仍然处在人生的低谷。他不禁发出长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可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终于又让李白在郁闷中重新打起了精神,突然,诗人毫无预兆地掷杯而起,慷慨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高歌让人猝不及防,因为我们似乎还没从前面的茫然和绝望中苏醒,就被狂风卷到了云端。诗人的矛与盾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碰撞在一起,铿锵作响,火花四溅,让人惊诧莫名,目瞪口呆。
诗人的力量,不是来自权杖,不是来自宝座,而是来自天,来自地,来自天地赐予自己的不世之才。这时的诗人不会知道,后世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翰林供奉李白,但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诗仙李白。唯有普世的美,才可超越时代和王朝,穿越时间,成为不朽。
这是一首充满矛盾的诗。短短82个字,作者经历了由失望到希望,又转入失望,最后又充满希望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李白此时心境最真实的写照: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茫然,也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对未来的追求,大起大落,波澜起伏。特别是最后两句,直到现在仍然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励志金句,千百年来,众口流传。
有关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卷)的文章
那么王昌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王昌龄是著名诗人,我们对他的《出塞二首》等诗篇很熟悉。李白听说后,既痛心朋友的遭际,又牵挂朋友的安危,于是写下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惜,王昌龄的人生并没有因这些朋友的关怀而有所改变。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离开了龙标,来到安徽,不知道为什么,刺史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
2023-07-26
第98问:请求别人帮助时,一般常用“借光”一词,为什么不是借其他东西今天,我们一般常用“借光”来表示拜托别人一些小事,或是请求别人关照时说的类似于“不好意思……”但是“借光”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呢?因此,后人便根据这个故事,在请求别人的帮助,或是蒙受别人的关照时,一般就叫做“借光”了。......
2023-08-08
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2015年,新鸿社区推出了“邻里守望,大爱新鸿”的社区整治模式,利用守望员机制,扩大居民参与的规模,使居民的参与更加常态化,促进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增强楼栋居民的归属感。......
2023-10-26
河北省地方志里记载这类史实的情况是很多的,这里不过是举个例子而已,义和团在整个反帝斗争过程中,由于组织不够严密,没有统一的领导,一旦局势不利,就不能抗住敌人的压力继续战斗下去,而在局部战斗中,又是那样的坚强,战斗到最后一人!这是和它起源于乡团有密切关系的,否则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
2023-08-17
作者虽然是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意,但写得有声有色,轻快明丽,全无送别诗一贯的沉重。未见“送别”二字,但这送别的地点瞬间就将依依别情提上读者心间。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表现了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浮云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的不舍离去不正是友人行踪和“我”的心情的象征吗?......
2023-07-03
这时一名犯人出现了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个实验便让九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看守。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反,“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他们发现,通过强制原则,会高度、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担任角色的任务,包括公开地惩罚违反规定的行为。......
2023-07-18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甫并称“李杜”,他们可以说是盛唐诗坛的两座高峰。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大胆,色彩斑斓,音节和谐多变。开元十三年,李白已经25岁了。临行前,家乡的朋友们都来送别,李白与他们一一惜别,登上了前途未卜的征程。也就在这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就这样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回来。......
2023-07-26
“你小子怎么和你老妈一个样子,老爸还没有到你们渴望的那个岁数,走进迷茫那是一种升华,你懂不懂?”儿子看来有些不大乐意:“迷茫呀!看来我也马上要走进迷茫啦;老爸,你说现在是不是也有少年痴呆症呢?”不过,面对今日的世界,我觉得要真是能患上痴呆症,也许还真是一种幸福;因为总比走进迷茫,让心灵遭受磨难让人舒坦,让人心静。......
2024-0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