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摘要】:五年来,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增幅达213.6%。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言,协调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发展政策,探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合作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知识产权湾区将是未来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广东省(主要指珠三角九市)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在习近平科技思想的指引下,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16年先后颁布《广东省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正为建成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而努力。因为我国知识产权种类众多,在此仅以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的专利为例展开论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20万件,达到20.8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68万件,同比增长13.81%,占全国总量的56.49%,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8]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7年专利数据显示(详见下表),珠三角九市(尤其是广深两地)成了广东省专利申请最为集中的区域,但是该九市发展呈现不均衡样态,深圳与广州可归为第一梯队,东莞与佛山可为第二梯队,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则为第三梯队。值得注意的是,该区域内的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华为、中兴、腾讯、大疆、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的PCT申请量都名列前茅。

2017年1月至12月珠三角九市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单位:件)表

另外,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正式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2年至2016年间,大湾区历年发明专利呈现逐年稳步递增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5年的增幅最大,接近50%。五年来,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增幅达213.6%。大湾区东岸PCT专利数量多于湾区西岸和港澳地区,但是西岸的增长率的稳定性却明显高于东岸。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角度来看,虽然粤港澳大湾区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湾区,但是,专利的质量与效率却明显低于其他三大湾区,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第二,港澳发展现状。近年来,澳门的发展主要以商务服务业为主,因此专利数量明显偏少。以2017年为例,澳门申请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延伸、实用专利的数量分别为68项、441项和18项。[9]香港地区因其具有大量高端科学教育资源,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明显高于澳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专利统计简要数据》显示:香港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54件,PCT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28件。纵观2012年至2017年间,香港的标准专利与短期专利授权的数量分别保持在6000、500区间,呈现稳定缓慢增长态势。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整体发展样态。得益于广东省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的大力建设,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珠三角九市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全国前列,知识产权授权量增速明显高于港澳地区,但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香港知识产权资源丰富,仍然具有自身国际化独特优势。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言,协调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发展政策,探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合作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知识产权湾区将是未来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