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广东粤港澳法律合作:发扬大湾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

广东粤港澳法律合作:发扬大湾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

【摘要】:广东在推动粤港澳法律合作进程中秉承了诸多的观念与理念,并在这些观念与理念的指导下创制了接连不断的法治奇迹。今天,在大湾区新时代粤港澳法律合作的驱使下,广东仍须发扬这些观念与理念。只有树立“大湾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才能激发各市积极参与建设大湾区的热情。

广东在推动粤港澳法律合作进程中秉承了诸多的观念与理念,并在这些观念与理念的指导下创制了接连不断的法治奇迹。今天,在大湾区新时代粤港澳法律合作的驱使下,广东仍须发扬这些观念与理念。

1.观念先行

第一,发扬光大广东的包容文化。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之作用。正是广东由来已久的包容文化成就了广东骄人成绩。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类人才在广东释放活力,聪明才智不断得到充分涌流,这与广东勇于突破法治合作的藩篱,吸收港澳先进的法治经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方针政策有关,实质上是广东包容性的强劲彰显。在大湾区时代下,粤港澳法律合作绝非仅限于区域合作,而是定位在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一国两制”的国家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法律合作的目标在于促使大湾区建设实现全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市要摒弃斤斤计较之心态,以有容乃大、包容发展的胸襟对待合作伙伴。在大湾区府际合作方面,要鼓励互创价值,鼓励整体发展观,尤其是强化在法律制度合作中的包容发展、互相学习借鉴的理念。合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法律和制度的交流借鉴也是合作内容之一。广东有超强的规划与执行能力,若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法治化建设上多向港澳学习,方能降低各市间的内耗、把握诸多发展机遇,创造大湾区法治建设的新奇迹。

第二,秉持合作的心态。大湾区时代下的粤港澳法律合作是一项庞大的国家级工程,需要平衡的利益主体甚多,利益主体只有秉承合作的心态方可实现共赢。对于大湾区有条件的城市,只要有助于大湾区整体发展和一国两制基本方略,不能等、靠、要,若对方暂时没有对等改善,广东各市可先改一步、先行让利,先改革创新自己的制度程序。例如,深圳以往的巨大成功表明,大气、有远见的最终都不会吃亏。深圳的发展曾受惠于香港甚多,2017年的GDP总量及科技创新实力在整个大湾区首屈一指,在服务于一国两制战略发展中深圳亦应当有反哺港澳、发挥更大的独特作用的政治站位。与此同时,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若在法治城市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服务政府建设方面下功夫学习港澳先进经验,加强合作交流的各项活动,则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奠定法律合作和制度接轨的深厚基础。

第三,发扬岭南文化的求真务实精神。务实表现为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半功倍,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19]广东作为岭南主体,天然具有务实精神,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之所以长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除了谦虚谨慎的作风外,务实精神必不可少。广东的务实精神在广东人探索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广东长期着力于长远的、集体的、实质的利益,在空谈误国的理念下兢兢业业地苦干,始终保持经济“常胜将军”之地位。在大湾区时代下,这种务实精神的延续尤为必要。粤港澳法律合作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需要协调的事项数不胜数,若不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味在合作中搞形式主义而无实质作为,则容易使合作的成果陷入形式困局。因此,广东应时刻注重学习港澳的先进法治经验,听取社会大众对大湾区建设的宝贵建议,破解粤港澳法律合作进程中的实际障碍,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2.理念先行

第一,合作理念。广东树立合作的理念意味着,广东应从国家层面树立整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协同港澳构筑高层次大湾区协调机制,为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创造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提供政策和法律权威。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相比于以往的粤港澳合作框架而言,合作程度更为紧密、合作水平更为高级。在融合发展中,不仅要素跨境流动的宽松与弹性调整势在必行,就是在大湾区的内地城市间,也要打破本位思想和藩篱思维,创造自由、宽松的要素流动机制。大湾区的建设为港澳同胞来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重要的是促使大湾区生产要素流动顺畅、人员资金自由流动、税收尽可能保持一致、创业者能享受同等的生活便利。只有树立“大湾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才能激发各市积极参与建设大湾区的热情。

第二,共赢理念。共赢理念最为突出的形式是互创价值。在粤港澳法律合作中,只有秉承共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态度,在合作的基础上彰显共赢理念的正能量,方能助推合作工程的完美构筑。广东应联同港澳共同抛开粤港澳各自的概念,尤其是克服十一市间的龙头思维,寻求最大公约数,促使港澳同胞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以往,不少城市固守传统GDP思维,为了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进驻,临时性设置了多项优惠政策,从城市个体发展来看,这似乎是理性的,但从粤港澳合作的角度看,却属互相拆台、互相挖坑之径,无法体现共赢之理念。大湾区港深穗等核心城市,要摒弃争当龙头老大的心态,放弃单一中心主义思维,从共建大湾区核心城市圈的理念看待三城市的府际合作。讲法治思维就不要讲行政级别、考虑谁大谁小、谁高谁低,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大湾区的共享。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单Y建设,没有考虑深圳的需求,这给该桥建成后能否有充足的车流量带来诸多质疑,也影响了这一巨大投资的效益回报。后来,为了弥补珠江口东西岸交通的不便,降低虎门大桥的负担,深圳与中山共建深中通道,反而徒增了建设成本。共赢理念即是要抛开这种单一的、片面的、本位性思维,尽力在大湾区各市间树立一体化、共同共享发展的理念。

第三,创新理念。习总书记对2018年“两会”广东代表团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20]可见,习总书记勉励广东在新时代中继续发扬创新理念,勇闯佳绩。创新需要胆量,胆量源于智慧。广东敢于刮骨疗毒,敢为天下先,更敢于“吃螃蟹”的精神正体现了创新与智慧所带来的勇气。广东要想在新时代粤港澳法律合作中继续焕发活力,就必须坚持勇于创新、永不僵化,破除阻碍法律合作的各项体制机制弊端。粤港澳法律合作要突出制度创新精神,为经济融合、社会接轨提供保障,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都可通过试点相关领域的法律合作,为解决港澳经济社会深层次问题提供经验。在这方面,广州、深圳完全可以走在前列,大有作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专门制定吸引港澳服务业企业和人才的优惠政策,在空间允许的地区打造粤港澳合作产业基地,为港澳同胞创业、就业提供发展空间,并提供适当的人才税收补贴、住房、社保、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条件。创新永无止境,粤港澳法律合作需要更多地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进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