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超级搭讪学:有效避免尴尬交流

超级搭讪学:有效避免尴尬交流

【摘要】:相反,有些人为了避免冷场,即便无话可说,也要问一些让对方感觉莫名其妙的问题,结果导致双方都感到尴尬。虽然嘴上没说,但张鹏脸上满是尴尬。这次看到张鹏明显有些生气,刘燕才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联想到自己前几次的问题,她才开始反思。原本刘燕以为两个人不说话会尴尬,结果却感觉氛围变得很轻松。此后,两个人的关系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有了进一步发展,而刘燕再也没有问过让张鹏尴尬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搭讪聊天不能有冷场,否则这次搭讪就是失败的。客观来讲,这种思维是一种误解。闲聊不可能处处都精彩,而搭讪也不可能时时都顺畅。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有残缺也是一种美,而搭讪亦如此。相反,有些人为了避免冷场,即便无话可说,也要问一些让对方感觉莫名其妙的问题,结果导致双方都感到尴尬。与冷场相比,尴尬的提问只会让搭讪的氛围变得更糟。

刘燕和张鹏都在北京上班,两个人本来互不认识,后来因为搬家而成了合租的邻居。平时各自忙着上班,周末也都各自宅在自己的卧室,或者出门会见朋友,所以两个人除了偶尔会在厨房做饭的时候碰面,其他时间很少有交流。张鹏以前从来不做饭,搬来这里后才开始尝试着做饭,关于这一点刘燕也是知道的。一次刘燕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张鹏也来到厨房。他从冰箱里取出了从超市买来的馒头,想加热一下,配着自己刚才炒的菜吃。可能由于拘谨,从张鹏进入厨房,到拿出馒头放在锅里加热,两个人几乎没什么交流。此时,刘燕看到张鹏放在锅里加热的馒头,忽然问了一句:“这个馒头是你蒸的吗?”

虽然嘴上没说,但张鹏脸上满是尴尬。首先,对方知道自己以前连饭都很少做,更别提蒸馒头这种有点技术含量的事情了。其次,张鹏的馒头就是从小区里的超市买的,而且刘燕也买过,形状、大小、颜色都差不多,所以刘燕应该可以看出来。

张鹏先是愣了一下,问:“你感觉我像是会蒸馒头的人吗?”

刘燕说:“像啊!”

可能张鹏平时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大男子主义形象,所以听到人家说自己像是会蒸馒头的人,心里面感觉怪怪的。后来,每次遇到刘燕,张鹏心里都有点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和对方交谈,而且生怕对方再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而刘燕也似乎感觉到两个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

直到有一次,当张鹏邀请了一个同性朋友到家里吃晚饭时,被刘燕碰到了。刘燕可能也没有多想,开口问了一句:“你朋友今天晚上不回去了吗?”张鹏和自己的朋友听后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这样的问题不但和刘燕没有一点关系,而且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张鹏没有回答,用眼睛看了一眼刘燕就领着朋友走进了卧室。其实类似的问题,刘燕并非没有感觉,只是看张鹏以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便感觉自己好像也没说错什么话。这次看到张鹏明显有些生气,刘燕才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联想到自己前几次的问题,她才开始反思。

后来,当两个人再次单独相处时,刘燕只是在见到张鹏的那一刻打个招呼,如果有事情,她会就事论事,如果确实无话可说,她就保持沉默。原本刘燕以为两个人不说话会尴尬,结果却感觉氛围变得很轻松。此后,两个人的关系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有了进一步发展,而刘燕再也没有问过让张鹏尴尬的问题。

究竟是因为想知道才问,还是为了问而问,根本无须请教任何人,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对自己的问题有最为直观的反馈。因为想知道而问,侧重于细节,而为了问而问根本不顾及自己与问题的关系,也不考虑问题是否符合逻辑。

孔子曾经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同样,问问题也应该做到“欲知而问之”,而不是“欲问而问之”。前者虔诚,是搭讪的境界;后者虚妄,非搭讪应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