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场搭讪:尊重的最佳实践

职场搭讪:尊重的最佳实践

【摘要】:职场搭讪绝非像日常生活中搭讪陌生人那样轻松自如、可有可无,在多数情况下,它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懂一些职场搭讪的技巧,对一个人事业发展有着诸多好处。懂礼节既是职场人的魅力,又是职场搭讪者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职场礼节,除了穿着得体、面带微笑外,还有一些专属于职场人士搭讪时应注意的要素。2﹒要善于倾听对职场人士而言,倾听也是职场搭讪最锐利的武器之一。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那么职场就是大众的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职场亦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候,为了工作能顺利进行,还是要与同事说些客套话,即便你们还不熟悉;有时候为了潜在的合同,还是要向客户说些恭维话,即便你们才刚认识不到1分钟。职场搭讪绝非像日常生活中搭讪陌生人那样轻松自如、可有可无,在多数情况下,它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懂一些职场搭讪的技巧,对一个人事业发展有着诸多好处。

懂礼节既是职场人的魅力,又是职场搭讪者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职场礼节,除了穿着得体、面带微笑外,还有一些专属于职场人士搭讪时应注意的要素。

1﹒重视弱联系

职场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拍上司的马屁,奉承比自己有钱的人,而对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往往采取忽视甚至鄙视的态度。他们可能会在心里这样想:这些不如我的人,对我没什么用处,搭讪也是浪费口舌。其实,这种做法不但在道义上讲不通,而且也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因为他们忽视了职场中“弱联系”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寻访麻省牛顿镇的居民如何找工作以反映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紧密的朋友反倒没有那些平时很少联系或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紧密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陌生人。比如随机抽取的100个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其中55.6%的人用到的关系人每周见面不到两次,另有27.8%的人与他们的“职场帮助人”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据此,他在1973年提出了直到现在依然非常有影响力的“弱联系理论”。

弱联系理论表面上看是强调“陌生人”的重要性,但也引申了另外一层含义,即那些无法助你升迁,也不能在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帮你解决资金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是你的贵人。关于这一点,在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当产品经理的刘楠颇有感触。

2013年12月,刘楠随老板到广州参加一个展会,其间认识了互联网行业的诸多精英。在展会上,一个推销保险业务员上前主动和她搭讪,并留了自己的名片,期望未来某一天刘楠能在他那里买一份保险。事实上,刘楠并不需要保险,但想到自己之前也有过当推销员的经历,为了给对方一点鼓励,她便留下了名片,还加了对方的微信。

说也奇怪,已经两年过去了,那个保险推销员除了在过年的时候发了问候短信之外,平时再没有主动和刘楠联系过。刘楠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卖保险的。2015年11月,由刘楠主导的一款App开发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资金不足。她向老板申请资金支援,但公司账面上亦出现亏空,一时拿不出刘楠所需要的研发费用。一天下班后,愁眉不展的刘楠将自己的心情随手在朋友圈里发了出来。没多久,下面便有人评论,其中一条正是两年前在广州认识的那位“保险推销员”。简单聊了一会儿之后,刘楠得知,那位推销员现在已经转行到北京一家银行上班。而且,对方说可以帮刘楠介绍认识一下自己的经理,说不定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就这样,刘楠周末约了那位曾经的“推销员”以及他的经理吃了一顿饭,并把公司以及自己研发中的项目向对方做了说明。因为刘楠所需要的资金数目并不算大,结果不到一个星期,资金就顺利到位了。2016年5月,这款App运行并大获好评之后,刘楠还收到了公司丰厚的奖金,以资鼓励。

回想这件事,刘楠颇有感触,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加那位“推销员”的微信,如果自己出于怀疑,敷衍了对方可以帮忙的好意,那么产品研发还不知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奖金更是无从谈起。

俗话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而且中国人又特别喜欢谈人脉,但话又说回来,中国人也普遍内敛含蓄,特别是遇到陌生人,往往不知该不该主动说话,即使面熟,即便是想要搭讪,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着手。通过“弱联系”的理论以及上面刘楠的这个例子,人们更应意识到弱联系的重要性。

2﹒要善于倾听

对职场人士而言,倾听也是职场搭讪最锐利的武器之一。

我们搭讪的目的是通过沟通,增强感情。而搭讪过程中最尴尬的时刻莫过于双方无话可说,或者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既然对方有表达的欲望,不正说明搭讪的目的正在一步步实现吗?此时,倾听不仅可以满足对方,也可以让自己保留“话题”。如果一会儿对方说完了,没话可说的时候,自己再把刚才想说但没有表达出来的话拿出来作为“补充”,这对沟通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现实中,很多职场人士都喜欢争强好胜,总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说些别人早就听得不耐烦的大道理,或者故意用些他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这类人往往容易犯一个大忌,就是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其实,不管是平级搭讪,还是上下级的客套,都要在各方面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对方善谈,就多给对方留点说话的时间;如果对方静,那就多给对方留点私人空间;如果对方好学,那就多谈些对其有用的信息。总之,说也好,听也罢,对方的感受很重要。

当然,听也不是说你就目光呆滞,一动不动地愣听,而是要在对方说的时候,时刻表现出对话题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对方说“他简直太棒了”,你就接着问“你觉得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或者问“到哪儿才能再遇到这种人呢?”如此你来我往,生涩的搭讪才会迅速成为老友之间的痛快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