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可以说是会见当事人、与当事人交流过程中最具有艺术性的地方。询问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询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使案件事实显现出一个更清晰的脉络,突出主要矛盾,以便于分析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询问可以阻止当事人漫无边际的陈述。开放式询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常运用于会见的最初阶段。询问的基本方法是引导,使当事人的陈述走向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2023-08-16
搭讪的时候,问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回答。如果对方不好意思回答,或者不方便回答,甚至拒绝回答,那么这样的搭讪就不算成功。所以,要想让搭讪成功,就要学会问的方式,从而让对方乐意回答你的问题。这样一来一往,双方的感情就会更进一步。那么,搭讪的时候究竟该如何问,才能让对方更乐意回答呢?下面是一些有关问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1﹒表达同情
搭讪的时候,对于被问的人而言,舒服很重要。你问得巧,对方听得舒服,自然就乐意回答。让对方舒服的根本在于理解,即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提出感情色彩浓厚的问题才能深入对方的心灵,并获得对方的热情回应。作为一个合格的搭讪者,只有对谈话对象表示理解和同情,才能调动他回答的积极性。
有一次,在抗洪救灾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位地方台的女记者向市政府领导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是如何协调如此众多的部门,从而让这次救灾能够在紧张而有序的情况下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的?”
事实是,这位女记者是在得知市政府为了救灾而在各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的情况下才发问的,所以她的提问中对领导充满了敬意。事实上,针对这位记者的提问,市政府领导谈论了许多,基本上把大家想要了解的情况都覆盖到了。试想,如果抱着一种“问政”的批评态度来对领导进行提问,会得到怎样的答复?当然,他肯定会回答,只是在有些关键点上会遮遮掩掩或言不由衷。
表达同情的关键在于问问题的时候要充满感情,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内心敏感的人时,同情式提问尤为必要。
2﹒激发兴趣
有一本叫作《推荐力》的书,作者在开头的序言中一口气提出了12个问题:
“你是人们眼中的大好人吗?是否无论你现在有多忙,只要有人提出请求、邀请,不管这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不快和高昂的代价,你仍会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
作者为何要一口气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还是在开篇?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想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事实上,很多文章、广告等,都会在开始的时候提出能够瞬间抓住人眼球的问题,从而让读者想把它看完。当然,这样的问题并非对所有人都有用,关键是看你是否对它有兴趣。如何判断这种兴趣呢?首先,这里面的信息是否和自己有关;其次,了解这些信息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比如你问别人:“你知道现在的油价处在什么水平吗?”对于一个不开车的人而言,他不关心油价,所以对方多半也会懒得回答你。如果你问的是:“你知道现在的空气污染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吗?”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众化,而且和他本人息息相关,即使他不清楚,也很乐意接受你的搭讪,从而和你展开探讨。
3﹒拉近距离
搭讪的时候可能会遭到拒绝,但这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普遍。陌生人之间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是人之常情,而是否随意拒绝他人的搭讪从根本上就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气质,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想在这方面失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搭讪被拒纯粹就是偶然现象,和自己无关。事实上,你的问题如果很生硬,就会在无形之中拉开对方与你的距离,从而让对方产生反感的情绪,以及敷衍的态度。那么,应该如何拉近距离呢?最好采用嘘寒问暖的客套话来缔造关系,然后再深入沟通。
在一次非正式的聚会上,有两个大学生遇到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其中一位走上前向对方介绍自己说:“您好,我叫××,平时也非常喜欢写作。”作家先是一愣,接着说:“是吗?那加油了!”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的说话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作家和他不熟,而他传达出来的信息在作家眼里又很大众化,基本上属于无效信息,作家自然没有和他搭讪的兴趣,只能敷衍了事。
看同伴失落而归,另一位大学生决定自己也试一次。见到作家后,他热情地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问了一个相当于废话的问题:“您好,先生,听说您是一位作家?”作家谦虚地说:“也算不上作家,就是平时随便写点东西而已。”大学生说:“我平时也会写点东西,但更喜欢画画,因为这是我主修的专业。”
就这样,两个人分别就写作和画画聊了起来。
搭讪有时候很神奇,也很微妙,原因就在于如何通过细节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所以,有些看似“废话”的问题在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还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国人常说的“你吃了吗”。
4﹒营造氛围
环境会对人的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也被各大商家巧妙运用在商业行为中。比如坐在咖啡馆里,你会听到柔和舒缓的音乐;走在商场里,会经常听到劲爆激情的音乐。前者是为了提高你的消费体验度,后者是为了刺激你的消费冲动性。事实上,这样的理论用在搭讪提问方面同样有用。激情劲爆的音乐固然有利于刺激消费,但对于沟通交流是一大障碍。舒缓的音乐、优雅的环境反而会让人的心变得更加柔软,从而在无形中拉近与周边人的距离。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搭讪更高效,选择或者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氛围不局限于环境本身,有时候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让氛围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你问得紧张,对方也会跟着拘谨;你说得自然,对方也跟着放松。
5﹒给出解释
想让对方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要素:第一,他对你的问题感兴趣;第二,他知道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所以,在提出问题之后,如果能够给出一个相应的解释,就会让对方回答你提出的问题的意愿大增。有时候,哪怕这个原因很牵强,给出的理由很无力,但只要对方听到了从你嘴里说出的“因为”,就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
有一个司机来到某商场的停车场,看到入口处放着一个写着“车位已满”的告示牌。凭直觉,他相信自己肯定可以进去:一方面,如此大的商场停车位应该很多,全部用完的概率很小;另一方面,商场停车位的流动性非常大,里面肯定会有空位。然后,这位司机还是把车往前开。见到工作人员后,他笑着说:“我知道停车位已经满了,能帮我找一个车位吗?因为我对这个区域的环境比较陌生,到其他地方停车的话太困难了。”就这样,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举起关卡让他进去了。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真实,但经验丰富的人经常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想要提高搭讪的成功率,就需要掌握一些暖人心的,易于建立感情、拉近关系的提问技巧,从而让对方的心在你面前软化。当然,问之前,如果你能够搞清楚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然后再去满足他则会更好。
有关超级搭讪学的文章
询问,可以说是会见当事人、与当事人交流过程中最具有艺术性的地方。询问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询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使案件事实显现出一个更清晰的脉络,突出主要矛盾,以便于分析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询问可以阻止当事人漫无边际的陈述。开放式询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常运用于会见的最初阶段。询问的基本方法是引导,使当事人的陈述走向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2023-08-16
先了解自己的产品再艺术地展现产品特征说实话,您真正了解您的产品吗?你是否了解你的产品如何及有何独特?但是金克拉要告诉你,要全心全意相信你的产品才会有效。下面的例子前面已经讲过,金克拉在分析比尔的不用自己推销的产品的内在动机时说过。......
2024-07-23
首先,第一个问题尽量可以让对方不用思考,也不需要太多语言进行表述。对于这类问题,对方只要用“是”或“不是”回答就可以。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因为问路的缘故,还是张灵主动搭讪的对方。当张灵告知那个导游自己家乡是焦作的,而此次也是第一次来武夷山时,对方竟然问了一个让张灵很尴尬的问题。听对方这么一问,张灵顿时一愣,感觉对方有点无礼。如果只是刚开始搭讪,一上来就问复杂的问题,会被对方视为一种冒失的行为。......
2023-07-25
压力铸造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金属型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成型和凝固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简称为压铸。压力铸造生产率高,可实现半自动化及自动化生产。......
2023-06-24
ATmega128单片机是Atmel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AVR内核,采用RISC结构,低功耗CMOS的8位单片机。由于在一个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ATmega128可以达到接近1MIPS/MHz的性能。这种结构提高了代码效率,是AVR的运行速度比普通的CISC单片机高出10倍。4)外设特点两个具有独立的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模拟比较器。通过熔丝位可以选择ATmega103兼容模式。8)工作电压2.7~5.5 V ATmega128L。9)速度等级0~8 MHz ATmega128L。图4-14ATmega128引脚表4-7ATmega128引脚说明......
2023-06-26
由于这样的一种心理,我们巧妙地运用登门槛效应,稳步推进,最后与他人达成共识。山田本一用极其简单的道理解释了“登门槛效应”,对此,哈佛告诉我们: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人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实现每一个小目标,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说服对方,我们应该降低要求的门槛,令其产生登门槛效应,使对方欣然接受我们的请求,达成一定的共识。......
2023-12-01
正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通过权威效应,我们暗示给对方这样的信息:这可是权威人士的话语,绝对是不容置疑的。给予对方心理一定的压力,迫使其相信这是正确的,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心理的目的。于是,在这两种心理的促使下就诞生了权威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能够引导对方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暗示对方认可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心理的目的。......
2023-12-01
通过“小伎俩”培养孩子整理东西的习惯为了培养维尼的良好习惯,我和丈夫都非常有耐心。首先,父母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不能够任其懒惰。你可以给孩子规定明确的任务,比如,我通常会对维尼说:“可以将你的玩具收拾好吗?可以将你的书放回书架吗?”通过布置任务、定规矩的方式让维尼养成了非常好的不乱放玩具的习惯。......
2024-05-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