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七七七格”韵文唱词传承自敦煌文献《维摩诘经讲经文》,敦煌文献中的《双恩记》《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也出现此格的韵文唱词。[11]清代安徽贵池傩戏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这样“三三七七七格”韵文,如《刘文龙赶考》第二出:圣贤书,日夜读,我那爹娘古稀龄。......
2023-07-25
姚逸之先生将其称为“山歌类”句子结构形式,云“山歌,有套数,每套四句或五句,四句系‘五五七五’格;五句有五字或七字的两种,每套为一韵”。[4]这种句子格式在敦煌文献和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中尚未见到,应是清代南方唱书在继承前代的句式格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变异格”。清代,这种格的句式主要应用在山歌类长篇叙事诗中,江西地区的山歌,尤其是兴国山歌用得比较多。
《土家英雄田思群》就采用了这种格,如:
大清土传孙,七代坐龙廷。南北两京十八省,年年出新文。
湖北始姓楚,一省管十府,长阳长乐县两处,宜昌府所属。
长阳地虽小,出过白莲教,嘉庆元年把反造,头目覃佳耀。
有一林之华,神通又广大,黄柏山上把营扎,一心夺中华。[5]
此唱书“五五七五格”成套句子类型凡57 套,隔句押韵,每套换一韵。1284字。
《土家英雄田思群》是由“一位不识字的七十多岁的老人田祥模口头背诵出来”而流传下来的“唱书”。讲述了“田思群造反的故事”。田思群又名田士信,湖北长阳县土家族人,因排行老三,自称“田三老子”,人们称他为“田三爷”,读过四书五经,练过武术。他起义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清统治者残酷压榨贫苦百姓极端不满”,二是受到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咸丰六年(1856)准备起事,但事情泄密,族长田青远来搜捕他,他逃跑了。同治三年(1864),田思群的结义兄弟王启福被长乐县令逮捕入狱,王越狱逃走,藏于田家,长乐县令将王母逮捕入狱中,思群于八月初三入长乐城去营救王母没有成功。长阳、长乐两县令,要田氏宗族将思群捆送县衙,族长要捉拿田家三兄弟,田思群找到族长田青远将其杀了。他回到资丘潘家冲,将其妻子谢氏、儿子雷生,迁移黄柏山。之后,即在潘家冲聚众举旗起事。招兵达五营,田思群率人攻打长乐县城,劫狱,救出了王启福的母亲,惩办了县令乔太爷。湖广总督杨寿昌上奏朝廷,同治帝令清军去镇压,田思群率领千余义军驻扎株栗寨,清军多次攻打,都以失败告终。“唱书”中云:“冬月二十九,偷袭鸭子口,躲在母溪山背后,候住把营偷。母溪打一仗,四下放抬枪,河里官兵死个光,找不到名堂。”但由于石羊滩大战取胜后,田思群产生了麻痹思想。同治四年(1865)正月,清军唐协和以皇帝谕旨,派和田思群关系甚好的田崇故去招安,田思群和六首领下山投诚,唐让缴出器械,田带所率人马与清兵发生交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杀,思群和六位首领死后,起事义军无人率领,正月二十八日,清军攻破株栗寨,惨遭杀害者,不计其数,田思群的母亲、妻子、儿子被一起解送省垣,起义至此失败。[6]
江西“唱书”《酒色案》,也是这样的格式,如:
天上日月星,地上万物生,君王有道民沾恩,皇王坐北京。
闲言且丢开,驾台听开怀,襄阳樊城两交界,有个张员外。
住在张家庄,姓张名大昌,娶妻徐氏女贤良,生下小儿郎。
……
七岁上学堂,一目观十行,吟诗对答世无双,提笔写文章。
当今开科考,培根把名标,头名状元他取了,圣上要保朝。[7]
湖北监利“唱书”《茶客珠宝案》,讲述的是湖北当地发生的一件匪徒抢劫珠宝案,同是这样的格式,如:
光绪登金殿,乾坤大改变,劫抢不住那一边,匪人闹反天。
男女在世间,莫贪无义钱,谋事在人成在天,报应在眼前。
奉劝读书郎,用心观文章,一举首登龙虎榜,四海把名扬。
……
为官要心正,不贪贼贿银,哪怕圣旨到来临,稳坐心不惊。
奉劝当世人,近在你自己,作恶莫说无报应,远在你儿孙。[8]
有关清代南方唱书研究的文章
“三三七七七格”韵文唱词传承自敦煌文献《维摩诘经讲经文》,敦煌文献中的《双恩记》《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也出现此格的韵文唱词。[11]清代安徽贵池傩戏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这样“三三七七七格”韵文,如《刘文龙赶考》第二出:圣贤书,日夜读,我那爹娘古稀龄。......
2023-07-25
《西乡反》唱本全文共180 行,每行14 字,凡2520 字。这种“十二月”式叙事在清代说唱词话中是一种常见的习作方式,这种方式便于艺人随口加编唱词,也便于记诵吟唱唱词,给原本“悲痛沉重”的故事加入一丝清新的气氛,有助于架构故事主体脉络。末尾,民间艺人道出了编撰此唱词的目的,我唱的虽然是“加粮新文”,但是要告诫的是,后世的子孙做高官的,千万不要学丁澍良那样残害人民。......
2023-07-25
[23]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七字句、散文说白、十字句说唱夹杂的形式,且其十字句是用的严格的“三三四”句式。在此七字句唱词、散文说白、十字句唱词,三者之间是按照时间顺序前后相衔接的关系,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会有相应文体转换。七字句通常用于环境、人物、事件的平铺交代,也用于表达较为舒缓的感情。......
2023-07-25
“安顺唱书”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闲暇时用方音朗诵散流在当地的唱本自娱,不时吸引一些人围坐聆听,逐渐形成一种能唱者捧书照本宣科,爱听者趋附聆听的十分随意的演唱方式”外,还有一种主要的“地戏式”演唱方式。而“安顺唱书”的文本和表演形式中则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历史社会记忆”之“遗存”。......
2023-07-25
威信,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地区云贵川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曹先生谈到唱“唱书”不是随意唱,“唱书时有规律的,从起唱到收唱,音长音短、音低音高,都是有规矩的”,尽管这样,对于完全是一个套路重复演唱的“唱书”,听别人唱得多了,也能够“无师自通”学会唱了。......
2023-07-25
同名的石印本有两个版本,其中第一个《乌盆记全传》属于清末翻刻本,线装,四针眼,系合订本,由《乌盆记全传》和《三下南唐》两部分组成,系上海元昌印书馆发行,页面18.5cm×12.5cm,板框17.5cm×11.5cm,每版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个字。第二个版本《包公案乌盆记全传》也属于清末翻刻本,由汉中炼石斋书局印行,线装,四针眼,页面19cm×13.5cm,板框18cm×12.5cm,正文每版二十三行,每行四十九个字。......
2023-07-25
《湖南提要》收入的“唱书”列目如下:《朱砂印》(中湘九总黄三元)、《双银配》(又名《八仙图》,长沙左三元)、《后八仙图》(长沙左三元)、《珍珠塔》(长沙明经堂)、《罗一打柴记》(长沙文星堂)、《手巾记》(长沙黄又森)、《吴燕花》(长沙三元堂)、《吴大人私访九人头》(上下册,长沙小西门外左三元)、《九美图》(上下册,长沙小西门外左三元)、《四美图》(长沙小西门周庆林堂)、《七美图》(长沙西牌楼彭焕文......
2023-07-25
保山唱书是真正“活着”的唱书,民间仍然有唱书人在唱。如今,黄女士正在培养自己的儿女、徒弟学唱唱书。保山地区的唱书艺人有多位,每个人会唱的书目也不一样。在此对其中一部分艺人进行了调研:1.黄正芬,女,1967 年生,汉族,云南省保山市腾冲人,保山唱书传承人,师从自己的父辈,父师从祖辈,目前带有多位徒弟。......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