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出土的简帛数量巨大,自罗振玉、王国维以来我国学者长期致力于这些珍贵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这里择要介绍一些,以便初学者了解一些出土简帛文献的概况,并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文献提供某些线索。第三部分是对出土简牍中文字不清、残折严重的简牍进行集释。王国维、罗振玉撰《流沙坠简》时,主要根据沙畹公布的533支简牍照片,其他由孔拉弟和马伯乐占有的材料无法获得,这无疑影响到王国维的看法。......
2023-07-25
1.敦煌文献的目录编著
对敦煌文献的汇编和整理包括编制目录索引和分类编辑、考订与刊行各种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目录的编制,在上世纪初即已开始,1912年上海国粹学报社《古学汇刊》第一集排印了李翊灼撰《敦煌石室经卷中未入藏经论著述目录》。这一目录在敦煌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在辑集藏外佛典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24年陈垣在京师图书馆编《敦煌石经卷总目》(1912年,线装8册)的基础上,重编为《敦煌劫余录》,全书分为14帙,共收录8679号,由于这些卷子几乎全部为佛经,所以分类采用了佛藏的分类法。1929年原北平图书馆成立写编组,编成《敦煌石室写经详目》及《敦煌石室写经详目续编》,正编著录8679件8738号,续编著录1192号。此目录约成于1935年,抗战时因迁徙未能发表,1990年才重新被发现。
同时,对流落国外的敦煌文献,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编目。1957年英国伦敦博物馆理事会出版了翟林奈(Lionel Gile,1875—1958)的《英国博物馆藏汉文写本注记目录》;196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刘铭恕的《斯坦因劫经录》;1962年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比利时学者瓦雷·普散编著的《印度事务部所藏敦煌出土藏文写卷目录》,法国谢和耐等人编的《敦煌汉文写本目录》(副标题“法国国立图书馆藏伯希和汉文文库”,已出4册);196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重民撰《伯希和劫经录》;1962年巴黎阿德里安·梅松耶夫书店与国立图书馆联合出版了法国拉露编的《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藏文写本注记目录》(三卷);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俄国孟列夫主编、袁席箴和陈华平翻译的《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在此基础上学者又着手汇编总目索引一类著作,力求全面、准确、方便使用。
(1)《敦煌遗书总目索引》
王重民主编,196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中华书局重印补订本。全书分总目、索引、附录三大部分。总目部分主要由中、英、法三大馆藏目录组成。中国馆藏目录是据陈垣《敦煌劫余录》简化改编而成,英国馆藏目录取刘铭恕的《斯坦因劫经录》,法国馆藏目录为王重民的《伯希和劫经录》。三大馆藏目录之外,另有《敦煌遗书散录》,共收有19种小目录。
该书所收三大馆藏目录并不完全,19种小目录又有重复处,索引有一些遗漏和错误。台湾学者黄永武《敦煌遗书总目录索引之补正》有所订正。
(2)《敦煌遗书最新目录》
黄永武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出版。可以视为《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总目”部分的简编本。中、英、法馆藏目录取材与《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相同,但对其中的错误有所纠正,而且均省去提要,并增收入孟列夫主编的《列宁格勒所藏敦煌卷子目录》第一、二册。《敦煌遗书散录》仅16种,且前14种与《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散录》部分相同,第15种改为《其他》,第16种为《欣赏篇》。
(3)《敦煌遗书总目录新编》
施萍婷编,邰惠荆助编,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该书虽名《敦煌遗书总目录新编》,但体例上仍是基本沿袭《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收录了《斯坦因劫经录》、《伯希和劫经录》、《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简目》。著录项目较详,包括:序号、名称、题记、本文、说明,对《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有许多订正和补充。该书著录敦煌遗书目录虽不全面,但著录准确,分条细致。
(4)《敦煌古籍叙录》
王重民编撰,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1979年中华书局再版。内容包括作者于1936年、1941年发表的《巴黎敦煌残卷叙录》第一、二辑,英国所发表的一些题记,以及罗振玉、刘师培、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所写的题跋,作者于1957年就敦煌遗书中四部古籍写的题记,按四部分类汇集,论文亦提供题目或予以摘录。
1986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黄永武的《敦煌古籍叙录新编》,对王本有所增补。
2.敦煌文献的汇编
与此同时,学者很早就开始了敦煌文献的汇编刊行工作。1909年伯希和携带部分经卷到北京时,王俊仁便用四天时间抄录了有关历史、地理、宗教、文学内容并加考订,编为《敦煌石室真迹录》甲(上、下)、乙、丙、丁、戊五录,由国粹堂石印出版。1909年12月罗振玉辑刊《敦煌石室遗书》,随后差不多每年有著作出版,如《石室秘录》(1910年)、《佚籍丛残初编》(1911年)、《鸣沙石室古佚书》(1913年)、《雪堂丛刻》(1915年)、《鸣沙石室佚书续编》(1917年)等。至20世纪下半叶,我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学者便开始大规模的文献集成汇编工作,较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有:
(1)《敦煌宝藏》
台湾学者黄永武编,共14辑140册,1981年—1986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出版。第1~55册为英国博物馆藏斯坦因1~7599号,并附有木刻及碎片200余号。第56~111册为北京图书馆藏1~8738号。第112~135册收法国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劫经2001~6038号。第136~140册为散卷及“欣赏编”,“欣赏编”系根据饶宗颐《敦煌书法丛刊》影印。全书根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总目”部分编成,吸取了作者《敦煌遗书最新目录》中的成果。
(2)《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开始影印出版,现已出版俄、法及我国天津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上海博物馆等处藏敦煌吐鲁番文书共37册,有不少文献是首次公布,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3)《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和《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
《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郑炳林撰,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收地理文书41件,均作有录文、校注、解题。
《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王仲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收有《地志》残卷、《贞元十道录》剑南道残卷、《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沙州志》残片三种、《敦煌录》残卷、《瓜沙两郡大事记》、《敦煌汜氏人物传》、《寿昌县地志》、《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西州图经》残卷、《慧超往五天竺传》残卷、《西天路竟》考释十三篇,另附有《张孝嵩事迹考》一篇。
二书对研究西北史地尤具参考价值。
(4)《敦煌变文集》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编,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重印。本书根据187个写本校成78种,分为8卷。各篇照录原文,标点分段,并加校记或校勘记。本书所收内容虽名“变文”,但含有俗讲、词文、俗赋等内容。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周绍良、白化文、李鼎霞合编的《敦煌变文集补编》,是对《敦煌变文集》的补订,可参阅。
(5)《补全唐诗》和《补全唐诗拾遗》
二书均系王重民辑,后书由王重民夫人刘修业根据王氏遗稿整理而成。前者补诗97首,又残诗3首,附录4首,共104首。《拾遗》有李翔诗28首、马云奇诗13首、佚名诗62首、敦煌人诗24首,共127首。前后合计辑得231首。不过,这并不包括“王梵志诗”。
(6)《王梵志诗校注》
项楚撰,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从30件敦煌写本和传世文献中辑录,共得“王梵志诗”390首,加有校注,是目前汇集王梵志诗最完备的本子。
(7)《敦煌歌辞总编》
任半塘编,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全书共三册,从敦煌遗书约240件中校录歌辞1241首,附见辞35首。每首辞后面有详细校语,网罗宏富,是研究敦煌曲词的必备书。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近代以来我国出土的简帛数量巨大,自罗振玉、王国维以来我国学者长期致力于这些珍贵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这里择要介绍一些,以便初学者了解一些出土简帛文献的概况,并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文献提供某些线索。第三部分是对出土简牍中文字不清、残折严重的简牍进行集释。王国维、罗振玉撰《流沙坠简》时,主要根据沙畹公布的533支简牍照片,其他由孔拉弟和马伯乐占有的材料无法获得,这无疑影响到王国维的看法。......
2023-07-25
在甲骨上刻的文字,学者称之为“甲骨文”;由甲骨文作为来源的文献,则称之为“甲骨文献”。尽管后人与同时出版的其他人的拓本相比较后发现,属罗氏新公布的仅478片,但罗氏一生在搜集、传播甲骨文方面的成绩,其他人仍是难与比肩的。......
2023-07-25
宋代古典文献学上成就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领域。在如何整理、研究并利用历史文献上司马光成为后世的一个典范。宋人注释集部工作的兴盛,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文学研究历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而从前一般治中国文史的学者,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再次是金石考据学。......
2023-07-25
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铸刻的金文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在我国古典文献学史上,“金石”常常并称,成为一个名词。宋代学者在青铜器及其金文拓本的搜集著录、金石文字的考释记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吕大临的《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都是至今仍为人参考的学术名著。......
2023-07-25
古典文学知识对出土文献整理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古典文学修养有助于对出土文献的释读、点校、整理。这时从传世文献中获得的古典文学基础知识,可能比单纯的文字考释、简牍编连方法更有用。其次,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有助于发现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秦妇吟》失传这一文学史上的千年悬案,正赖出土文献而获得解决;而《秦妇吟》卷子的学术价值,也正赖此而得以显现。......
2023-07-25
有些古籍,前人已经作过句读标点,我们当然可以用作参考。如中华书局1963年版《史记》第2841页《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所以,辑佚者应具备一定的古典文献学知识,它包括:第一,整理研究古典文献的基础知识。从佚文真伪的考证,到佚文文字的校勘、内容讹误的辨别、疑难问题的考注,都是历史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对辑佚者的学识水平、知识积累都是一种检验。......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