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古代人们入学读书的基本功就是要学会给课本做句读工作。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还能在一些秦汉竹简、帛书中见到当时用来句读的符号,如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语书》,共523字,用了26个“”号表示停顿。当然,总的来说,为古书句读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清末李光明庄出的童蒙读物多施以句读,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
2023-07-25
1.从事今译的人必须具备有深厚的修养
隋沙门彦琮撰《辩证论》曾有译才须具“八备”之说。他谈的是翻译佛经的人才,但其中“诚心爱法”,“耽于道术”,“不惮久时”,“不过鲁拙”,“不好专执”,以及“要识梵言,乃闲正译”,“粗谙篆隶,不昧此文”,是从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两方面讲述的[108],以之要求从事古典文献的翻译者,亦为不刊之言。只有具有敬业精神,具有严谨学风,又有熟悉、掌握古今汉语的能力,才能做好这一工作。
2.用功要勤
准确地理解古典文献的原文是今译的基础,从事今译的人,在这方面用功要勤。如果连原文的字词句章意思都没有弄懂,那就谈不上用现代汉语去准确地表达了。杨伯峻先生在撰述《论语译注》之先,“曾经对《论语》的每一字、每一词作过研究,编著有‘论语词典’一稿。其意在尽可能地弄清《论语》本文每字每词的涵义,译注才有把握。”[109]可见在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再今译,是多么重要。
3.要细心认真地处理翻译中的问题
在正确地标点、注释的基础上,为了忠实原文,能对译的地方,尽可能严格地直译;如果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或慎重地选择相近的适当的词语来代替,或慎重地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或改变原文的句法形式,或酌情增补、删节一些词句,作好意译。总之,要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原则下细心、认真地妥善处理好。
4.要掌握一些今译中的规律
比如说,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官名、时间以及古今意义、用法基本一致的字词,只需直录,不必翻译;遵循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规律,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地译为双音词;要熟悉和掌握一些习惯的句式如“奈……何”、“何……之有”、“唯……是”、“为……所”的对应翻译;要掌握好今译的步骤,如反复通读全文,把握全局,弄懂难词难句,再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译完全文后,还要修改润饰,以达尽善尽美。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古代人们入学读书的基本功就是要学会给课本做句读工作。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还能在一些秦汉竹简、帛书中见到当时用来句读的符号,如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语书》,共523字,用了26个“”号表示停顿。当然,总的来说,为古书句读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清末李光明庄出的童蒙读物多施以句读,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
2023-07-25
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对外文翻译提出了三条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105]严氏“信、达、雅”三标准,是就外文译中文而提出的,而且,他所谓的雅,是要求古雅、渊雅。但信、达、雅的标准,对于古典文献的今译是适用的,只是我们对信、达、雅的理解,与严复略有不同而已。如果信、达、雅三者兼及,必是译文中的最高境界了,然而很难。......
2023-07-25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待我们搜集到一书的各种异本后,还要对各种版本进行鉴定,以便确定校勘的底本,并按各本的校勘价值分为可供对校的主校本、辅校本、参校本等。......
2023-07-25
所以,辑佚者应具备一定的古典文献学知识,它包括:第一,整理研究古典文献的基础知识。从佚文真伪的考证,到佚文文字的校勘、内容讹误的辨别、疑难问题的考注,都是历史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对辑佚者的学识水平、知识积累都是一种检验。......
2023-07-25
从上一节所引典籍中,可以看到注释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以注名篇的注释,内容很广,第一节所述注释的五个内容均可涉及,也有侧重一方的。《韩非子》有《解老篇》,是解释《老子》的名篇。笺的体例实际上是后世疏、正义的源头。......
2023-07-25
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三重错误的例子,如《淮南子·说林》篇:“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2023-07-25
审视以往的单位辑佚工作实现过程,其完全具备、符合上述程序和内容的也并不多。泛辑派,是广涉经、史、子、集四部之辑佚,如马国翰、黄奭及朱祖延的《北魏遗书考》。有仅据一书辑佚的,如陶栋的《辑佚丛刊》、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傅朗云的《金史辑佚》等。七是辑佚成果处理的形式不同。此外,还有辑佚者的学识、工作态度、精力、物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辑佚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