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的辑佚整理形式及类型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的辑佚整理形式及类型

【摘要】:分析古今的辑佚成果,其整理形式基本是六大类型。有些辑佚书虽列为一种,然其所得佚文实仅数条或十数条,有的甚至仅一条或几个字,整序编排比较简单,只能算是辑而存之,凑为一种。遗漏过多的辑佚辑佚本应广搜博采,网罗殆尽,可有些辑佚搜集不广,佚文遗漏甚多,此类辑佚只能视为辑存性的辑佚。校注性的辑本即在单纯性辑本的基础上,又对佚文作较为精细的校勘,有的还作较为简单的训注或按语。

人们在对辑佚成果的处理、加工的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表现出的水平、价值也大有差异。分析古今的辑佚成果,其整理形式基本是六大类型。

1.辑编性的辑佚

辑编形式的辑佚,是指那些对佚文的整序编排,不需对书体的结构作精心的考究,只需按一个较为固定的程式化的原则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的成书形式。其大致可包括:

(1)诗、文的辑佚

一般说来,诗、文的整序是按一定的文体(别集)、人物(总集)来集中佚文,只要按文体的形式、人物的时序来集中佚诗、佚文即可,其整序编排不需要什么创意

(2)书目的辑佚

一般说来,辑录佚书之目在编排上有成法可循,只要按一定的分类系统、作者时代来整序编排即可。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不同的时代书目的体系是有差别的。

(3)字书的辑佚

与书目一样,字书也有较为固定的编排原则,或按一定的字形结构(部首),或按一定的音序,或按一定的义类(这种形式并不多见),只要循其固则定规来整序编排即可。

2.辑存性的辑佚

辑存性的辑佚,或称辑抄性的辑佚,是指在佚文整序编排上勿需在体例结构上作深究或需要作而勿去作的辑佚。其大致包括如下几种形式的辑佚:

(1)规模较小的辑佚书

即所得佚文较少的辑佚书。有些辑佚书虽列为一种,然其所得佚文实仅数条或十数条,有的甚至仅一条或几个字,整序编排比较简单,只能算是辑而存之,凑为一种。这种现象在辑佚书中并不少见。

(2)辑补脱佚、漏佚的辑佚

时存古书多有脱文,后人辑补脱佚之文大都数量有限;前人辑佚多有漏佚未尽,仅就一书而言,后世辑补漏佚之文多者十数条,少者仅几个字,自然不存在整序排比问题。以上两类辑佚一般无需用较大的心思去考虑整序排比问题,只需作比较简单地排列即可,当属辑存性的辑佚。

(3)编排失序的辑佚

有些辑佚所得佚文颇具规模,可其编排杂乱无序,与原书的体例结构相去甚远。所以,所得佚文虽多而编排失序的辑佚书,也只能视为辑存性的辑佚。

(4)遗漏过多的辑佚

辑佚本应广搜博采,网罗殆尽,可有些辑佚搜集不广,佚文遗漏甚多,此类辑佚只能视为辑存性的辑佚。

(5)所得甚易的辑佚

有些佚文献,从佚文的数量到佚书的体例,都在某书中得以较为集中的保存,辑佚者一般只要抄录出来即可,得来比较容易。此类实为抄录而已,只可视为辑存性的辑佚。

3.辑复性的辑佚

辑复性的辑佚,是指所得佚文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能详考原书体例篇次,佚文的整序编排基本得以恢复原书旧貌的辑佚。其大致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1)单纯性的辑本

即所得佚文颇具规模,考其整序编排也颇近原书旧貌,然其无校勘之工,或只据互见异文做一点简单的校勘。如汤球所辑臧荣绪《晋书》17卷即属此类。

(2)校注性的辑本

即在单纯性辑本的基础上,又对佚文作较为精细的校勘,有的还作较为简单的训注或按语。如周天游先生辑的《八家汉书辑注》即属此类。

4.辑证性的辑佚

校勘至精、注释至深即是考证。实事求是地讲,古今辑佚书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见。首先,辑佚做到这一层必须是造诣较深的某一方面专家,所谓“研究农、医的辑古农书、古医书”正是这个道理,而为辑佚而辑佚者就难做到这一层次。其次,辑佚做到这一层必须有十分广博的古代文化知识,因为考证中遇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所谓“辑佚是学成之后事”正是这个道理。最后,辑佚要做到这一层还必须深通考据之法。今所见如方诗铭等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属此类,然其已是经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家过手,是在三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它实际上是几代学人共同努力的最后结果。可见辑证性的辑佚是何等的不易,它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辑佚范畴。

5.辑增性的辑佚

辑增性的辑佚,即在辑复性辑佚的基础上,又据诸书增附许多与佚书内容有关的史实或资料,以补辑本之不足。如四库馆臣邵晋涵所辑《旧五代史》,即属此类。这种辑佚非识博学深之士不能为,其实际上是以辑佚为骨架,做的是资料汇集的工作。秦嘉谟所辑《世本辑补》约属此类。王梓所辑《世本集览》,“上自皇古,下逮战国,遇未见书足资考证者,靡不荟萃其中”,即所谓辑增之法。

6.辑合性的辑佚

辑合性的辑佚,即将众家佚书的佚文汇为一编。如惠栋《九经古义》,每经正文之下,“皆搜采旧文,互相参证”。其他如余萧客《古经解钩沈》也属此类。如《汉书》有23家旧注,将逐家一一辑出,各自独成书,这样做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似乎意义不大,若合23家旧注而为一书,仿《古经解钩沈》之法,则更利于研读《汉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