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典文献亡佚的六大原因

中国古典文献亡佚的六大原因

【摘要】:造成图书文献散失、亡佚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第一,书厄的出现,一般都与急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相关,也与强大的自然灾害有关,也与管理不善有关。如战乱、水火、失盗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祸,这是造成图书亡佚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造成图书文献散失、亡佚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第一,书厄的出现,一般都与急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相关,也与强大的自然灾害有关,也与管理不善有关。如战乱、水火、失盗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祸,这是造成图书亡佚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第二,科技图书的亡佚,主要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所致。如秦始皇焚书,主要是儒家经典、百家之书和各国史书,而兵书、农书、医书等生活、技术之书不在焚毁之列。但被列入焚书之列的儒家经典后来又大量出现并流传下来,相反不在焚书之列而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农书、医书几乎全部失传,成为佚书。

第三,在雕版印书之前,书籍流传主要靠手抄,因此人们对抄录的书籍是有所选择的。质量好的流传日广,其他的流传日微,逐渐被淘汰而成为佚书。如萧统的《文选》,其选编质量、方法远胜前人,致使其前十余家相继亡佚。

第四,雕版印书之后,两种以上相近的图书,往往只有一种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另一种逐渐不行于世。如北宋先有薛居正所著《五代史》150卷行世,后欧阳修又编《五代史》74卷,修死后由朝廷正式印行。这样一来,北宋年间薛、欧二史并行。但由于欧阳修名气大,其书体例亦严谨,文笔简洁,更适于封建统治者需要,到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诏学官削去薛氏《五代史》,只存欧阳氏《五代史》,于是薛史渐废。

第五,大部头的书流传不容易。如三国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千篇,传抄不易,至南北朝时已不见原书,只有节抄本存世,至隋朝时节抄本亦不存。又如南朝齐《四部要略》1000卷、梁《华林通略》700卷、北齐《修文殿御览》360卷、唐《文思博要》1200卷,皆因部头过大传抄不易,早已不存于世。

第六,有些官书不向社会流传,只在朝廷中存放,视为秘籍,一遇灾祸,定亡无遗。如自汉至宋的历朝实录,其命运莫不如此。私家所藏,珍秘奇书或不外传,孤家自保,一旦有祸降临,必然毁亡,事后挥泪空叹,于事无补。